香港理工大學示威者(看中國攝影/龐大偉)
【看中國2019年11月16日訊】分析香港局勢,不僅要每天看各種新聞,更重要的是要熟悉中共的政治話語,瞭解這些話語的內涵。十九屆四中全會閉幕後發布的全會公報上,香港政策雖然只有寥寥數語,但強調「國家安全」這句話就足夠說明問題。香港民主黨主席胡志偉從中聞出氣味,在《蘋果日報》(11月7日)上撰文指出,四中全會透露的信息,就是「中央政府全面管治、干預香港的黑手越伸越長,將香港從威權帶入極權」,「今日新疆,明日香港,再不是空談,香港亦再難言繁榮」。「火炬人」事件出現,北京終於「等」來了止暴制亂的時機。中國當局宣布,香港暴力破壞活動正滑向「恐怖主義」深淵,當務之急是盡快止暴制亂、恢復秩序。可以預測,如果沒有讓中國有所顧忌的國際干預出現,中大保衛戰也許就是反修例的終場之戰。
香港反修例復盤:「見好就收」的機會只有一次
中國政府不允許任何異議聲音的存在,但對不同的地區採取不同的治理方略。香港因曾是英國殖民地,華洋雜處,世界頂級跨國公司都在香港有業務,國際觀瞻與利益所在,較之西藏與新疆更為特殊,也因此,北京的處理方式不同,算是中國行政區劃內唯一有自由集會與遊行權利之地。也因此,論及香港問題,從來就有「抗爭到底」與「見好就收」兩種意見。今後總結這次反送中,也會有兩種甚至更多種看法。
從實際而論,今年6月開始到現在,香港人只有一次極為短暫的「見好就收」機會。那就是613香港200萬人大遊行之後,北京確實因形格勢禁,放低身段,想平息事態。標誌有二:一是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接受英國BBC訪問時明確表示:「中央從未指示香港修例,此次修例是香港政府自己發起的「;二是香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於6月13日接受《Now新聞臺》專訪,強調港府高層沒有參與將金鐘衝突定性為暴動及開槍發射橡膠子彈的決定,指稱是警方按現場情況決定的。香港反對者認為暫緩修例不是撤除,再提出五項訴求,缺一不可,北京下定加速二次回歸的決心,並且穩步實施。
北京有足夠的鎮壓能力卻不鎮壓,自是在等機會。最近,中共幾件大事比如國慶70週年大慶、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等都已經開過,西方國家忙於內務,早已無法一致行動,幾場譴責對中共沒有任何實質傷害。此時終於出現了「火炬人事件」。央視對此發表評論:「暴徒們的表演已經足夠了,該說的、該勸的、該警告的都已經做了,止暴制亂現在必須更堅決地執行、推進。局勢失控,正氣不彰,香港沉淪,國家絕不答應!」
關於火炬人事件有兩種說法,香港反對派及支持者持陰謀論,認為這是中共一手導演的事件,類同於納粹帝國的國會縱火案;香港政府與北京都認為是抗議者干的。《紐約時報》、BBC、VOA等都有外派記者在香港,都持後一說法。但目前情勢之下,不管是誰幹的,效果卻相同:北京等到了「止暴制亂」的理由。為什麼要等(或者製造理由),那是中共秉承毛處理這類事情的方式,所謂「要做到有理、有利、有節」。1959年西藏反抗北京的統治,毛澤東一直隱忍未發,密切關注事態發展,拉薩事件爆發後,毛立刻發表指示:「總算等到了政治上的主動」,下指示「平叛」。火炬人事件的效應與拉薩事件相同,讓北京「等」到了「止暴制亂」的政治主動權。
江澤民「河水井水論」受到外宣媒體公開批評
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是鄧小平時代定下的基調。鄧小平之後北京已經三易其主,胡錦濤治國精神是「不折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香港政策基本就是江澤民及主管香港事務的曾慶紅定下的盤子,一談到江澤民的治港策,港人就會提「井水河水論」。11月10日,總部設在北京的多維新聞發表社論《香港要「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公開批評江澤民定下的治港策:「甚至連中央都對‘一國兩制’存在一定的錯誤認識,將‘兩制’解釋為‘井水’與‘河水’的關係,‘井水不犯河水’的認識不僅不當地強化了兩地的區隔,強化了‘兩制’間的張力,還虛化了‘一國’前提。在這種消極的‘一國兩制’下,中央對香港採取了放任不管的態度,香港也將任何中央對香港的管治行為視為染指香港內部事務,這種情況必須改變」。
「井水河水論」典出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的一段話。香港回歸後的命運一直是港人擔憂的大問題,英國在未移交主權前當然也很關心這一點。1989年12月6日,中共總書記江澤民與英國首相特使、首相外事顧問柯利達討論香港問題,有如下一段話:「在‘一國兩制’問題上我曾在同香港許多工商界人士、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的談話中引用過一句諺語,叫做‘井水不犯河水’。其實,我這句話完整地說是:‘井水不犯河水,河水不犯井水’」。2010年10月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的王光亞與香港媒體記者會面時也說過,「兩地應該一國兩制,井水不犯河水。」——由於香港與中國的體量不同,體量小的「井水」自然被理解為香港。
事實上,「井水」並沒有能力犯河水,江澤民與王光亞的說法只是表達一種態度,就算是港商們大舉投資中國大陸,也不能改變「河水」的味道,最大的影響除了貢獻稅收、增加出口的經濟影響之外,就是港人在深圳等地包二奶,生下數萬「兩非」人口;但中國這條大河匯入井水卻可以改變香港的政治生態與媒體文化生態。這些擔憂,在香港人還有言論自由之時,一直通過各種管道發聲。香港人林貢欽就曾在BBC上發表文章《香港觀察:井水對河水的糾結》,盡述港人對大陸滲透香港的擔憂。
沒有反送中,中共會放棄二次回歸計畫嗎?
本次討論中有一個人們不便於公開講的問題:反抗者如果克制一些,香港結局是不是會好一些?從事實出發,只能說局勢會緩和一些,北京會繼續採用「溫水煮青蛙」的文火慢煮方式,但不會停止實施「二次回歸」計畫,只是過程會漫長一些。
由於「河水」不斷匯入「井水」,香港人危機感日重,這才有了2014年的佔中運動。這次運動發生之後,香港方面是港獨思潮興起,北京對此的反思不是落實港人治港,而是認為必須加強「一國」,弱化「兩制」。關於北京「二次回歸」計畫的具體內容與實施進程,我在《「二次回歸」是陸港的共同噩夢》、《官商共治終結香港「二次回歸」啟動》這兩篇文章中有詳細論述。從香港佔中運動發生後幾個月,北京對治港策的檢討終於進入對前任總書記表述的批評,今後不是「河水不犯井水」,將是河水漫灌,強行推行一國一制。如果北京收拾香港殘局是以「反恐」為基點,恐怕水災不輕。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