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0年3月12日訊】近幾年,中國居民消費正呈現出一種「分級」態勢:一面是高鐵爆滿、五星級酒店客房入住率上升、境外人均購物消費額領先全球的消費升級;另一面是能在家做飯絕不去下館子、能騎自行車盡量不打車的消費降級。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升降並存的現象,根源在於居民之間存在著較大的收入差距,進而造成了不同收入群體邊際消費傾向的迥異。
那麼,國人的收入差距到底有多大呢?讀完此文,你會有一個相對直觀的認識。
居民收入基尼係數已超警戒線
在衡量居民收入差距時,有一個國際通用的指標是基尼係數。
具體來說,基尼係數的數值介於0∼1之間,如果基尼係數為0,說明居民之間的收入分配為絕對平均,即人與人之間收入完全平等;如果基尼係數為1,則說明居民之間的收入分配為絕對不公平,100%的收入被一個單位的人完全佔有了。換言之,基尼係數越小,表示收入分配越平均,而基尼係數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國際上通常把0.4作為貧富差距的警戒線,倘若基尼係數大於這一數值,便有出現社會問題的潛在風險。
Wind數據顯示,中國居民收入的基尼係數自2000年首次超過警戒線0.4以來,總體呈現出先攀升後穩定的態勢。但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至今,基尼係數從未低於0.46,而近幾年,更是逐年增大,由2015年的0.462升至2017年的0.467(下圖)。
中國居民收入基尼係數變化情況(數據來源:Wind資訊)
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按照《中國統計年鑑》的統計口徑,依據收入水平的不同,將全國居民人數進行五等份分組來進一步加以考察。從下圖2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收入水平最高的前20%數量的居民,2016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9259.5元,遙遙領先其他80%的人群;即便是位於第二梯隊的中等偏上收入群體,2016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只有31990.4元,剛剛超過高收入群體的一半;而收入最低的20%人群,201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僅僅為5528.7元,不到高收入人群的1/10。
中國居民按收入五等分分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單位:人民幣元。Wind資訊)
不同行業的工資收入差距較大
從國人工作所屬行業來看,不同行業人群的收入差距較為懸殊。
鑒於工資是絕大多數人的主要收入來源,我們可以從各行業平均工資水平的變化情況來加以考察。按照《中國統計年鑑》中對行業的劃分標準,可以清晰地看到,自改革開放以來,人均工資最高的行業包括電力煤氣、採掘、金融與信息計算機軟體業,而近些年又以金融業以及信息計算機軟體業為主。這些行業大體呈現出兩個特徵:一是屬於知識與資本密集領域,二是帶有壟斷性和資源性。相比之下,農林牧漁業的平均工資幾乎始終為所有行業中的最低,這可能與農產品的低附加值與勞動密集型特點有關。
從工資差距看,1978年人均工資最高的電力煤氣業與人均工資最低的社會服務業的工資差距僅為458元。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均工資水平最高與最低行業的差距越拉越大。到了2017年,人均工資水平最高的信息計算機軟體業,比人均工資水平最低的農林牧漁業多出96646元,這意味著一個拿著平均薪資的金融從業者,一年可以比一個農民多賺近10萬元,而且這種差距還有繼續加大的趨勢。
不過從比值來看,自2005年開始,中國平均工資水平最高行業與最低行業的相對差距有逐漸縮小的趨勢,2017年為3.65,不過,這一數值仍比2000年以前高出不少,反映出中國行業間的工資收入水平總體上仍在拉大。
是時候強化 「民本」思維了
至此,通過以上幾個維度的考察,相信你對國人的收入狀況已經有了一個整體的把握。而無論從哪個方面分析,居民收入差距過大對國民經濟的長期發展都是不利的,它不僅會造成內需不足,還可能影響經濟結構的進一步優化。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宇真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