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武漢戴口罩的市民(圖片來源:HECTOR RETAMAL/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0年5月18日訊】(法廣RFI)隨著新冠疫情的發展和媒體不斷地披露,北京雖然繼續拒絕就新冠病毒源頭展開國際調查,但開始以辯解的方式承認一些以前不願承認的東西,比如銷毀新冠毒株這件事;但是疑點仍然很多,比如確診以及死於新冠病毒的人數究竟多少?作為這場全球大流行的始發地的武漢最近開始全市大篩查,許多市民擔心疫情復發,想說點實話的記者剛剛被抓了,為什麼?
確診六十萬?
武漢死於新冠疫情的數據最早是2575人,清明節前10餘日前往殯儀館領取骨灰盒排長隊的視頻公布後,海內外都開始嚴重質疑這一數字。4月17日,當局一夜之間把死亡數字上修了百分之五十,達到3869人。但做法詭秘,令人難以信服。
相關閱讀:
武漢殯儀館排長隊 沒有哀樂 卻有刪帖
那些領取骨灰以及購買墓地的人們
武漢殯儀館骨灰盒數量 不小心暴露真實死亡人數?
一把骨灰:武漢,監視下的安葬與逝者的尊嚴
武漢上調死亡數字後,中國對外公布的(不包括香港澳門)全境死於新冠病毒的人數達到4600多人,確診人數82000多人,但外界的質疑仍然不斷。
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剛剛爆出一個驚人的數字,該刊從一位知情人士那裡獲取了一份中國國防科技大學的疫情大數據,其中包含64萬條病例更新數據。這一數據涵蓋了中國230座城市2月初到4月下旬的疫情信息。
報導指,這一外泄的資料庫由中國國家衛健委、新聞報導以及其他公開來源的資料整理而成,這份被視為「內參資料庫」,詳細記錄了確診人士所在地方的經緯度、住院醫院、去過的餐廳、酒店、超市以及學校等生活資料,還有他們居住的大樓分布,涉及個案多達64萬人。
報導並未指明64萬條病例數據是否完全等於64萬人染疫,數據也有可能存在缺陷,比如可能重複計算或沒有確診者的姓名等到。‘外交政策’稱,基於安全原因,目前暫不公開這個資料庫,但會探索如何將數據化成可用的數據。
北京當局應出面對上述數字做一解釋。
銷毀病毒株
中國‘財新網’2月透露出一個驚人的新聞,報導引述一名基因測序公司人士,1月1日,他接到湖北省衛健委電話,通知他武漢如有新冠肺炎的病例樣本送檢,不能再檢;已有的病毒樣本必須銷毀,不能對外透露樣本訊息,不能對外發布相關發布相關論文和相關數據,「如果你們以後檢測到了,一定要向我們匯報」。‘財新網’還披露中國衛健委1月3日曾針對病例樣本專門下文。
但是官方一直沒有承認下令銷毀樣本的事實,疑惑一直存在。
4月20日,臺灣‘新新聞’取得一份紅頭文件影印本,指出中國國家衛健委辦公廳1月初曾下令相關機構「就地銷毀」病例樣本。
5月1日,澳大利亞‘每日電訊報’披露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及紐西蘭情報機構組成的「五眼聯盟」一份保單,指中國衛健委下令銷毀新冠病毒樣本。
日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日前指責中國一月份下令銷毀病毒樣本,並且拒絕和其他國家分享病毒毒株。
在外界一再揭露下,中國衛健委5月15日間接承認一段「公開的秘密」:在1月3日下令實驗室銷毀新冠病毒樣本,但當局辯解稱:這樣做是為了實驗室的生物安全。
武漢害怕獨立記者
5月10日,武漢再現「倒地不起」一幕,根據自由亞洲報導,這名男子年約50歲,見證人說:「走著走著就倒在地上」,倒地的視頻也在網上傳播,幸虧後來救護車來了。這一幕讓人們想起武漢一月二月醫療系統崩潰時,街頭上發生的悲慘情景。
武漢1月23日封城,4月8日才解封,上週忽然傳出解封后首起群聚感染案,有些小區被重新封鎖起來,當局下令對武漢1100萬居民進行大規模篩檢,不少武漢居民擔憂疫情復發。武漢疫情又有所反覆,但是當局吞吞吐吐,這次大排查到底是為了讓武漢人從此獲得安全感而進行的預防活動?還是因為在武漢一些小區,出現了比較嚴重快速蔓延的情況?
最令人感到不解的是,只要有人想在現場做些實地考察,向外界報導一些真相,這本來是消解疑慮的最好渠道,當局卻把他們一一抓了起來。最早抓起來的公民記者陳秋實,調查武漢死人真相的武漢市民方斌,至今沒有下落。剛剛傳出的一個消息,另一名到武漢瞭解事情的公民記者張展也被抓了起來。
中國維權律師關注組率先公布了張展女士5月14日起突然失聯的消息。該組織指出,上海前律師,公民記者張展2月1日左右抵達武漢,一直通過推特,YouTube等社交平臺直播武漢現況。有時候還盡力幫助當地一些受害者維權。
現年40歲的張展除了直播,還寫文章批評「政府以治療為名義,將個體與外界社會的信息進行隔絕。以穩定的名義,把疾病、死亡的人數進行掩蓋;以正能量的名義,對新聞進行控制」。
原來她被上海公安從武漢抓走了,網上傳的一份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拘留通知書’顯示,張展是被當局以尋釁滋事罪名刑事拘留的。現在看來,可能因為她點到了一個要害:批評當局「以穩定的名義,把疾病、死亡的人數進行掩蓋……」
根據維權網報導,張展目前羈押在浦東新區看守所。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