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08年7月10日,中印士兵站在印度和中國之間古老的納圖拉邊境過境點。(圖片來源:DIPTENDU DUTTA/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0年6月22日訊】中印兩國軍隊6月15日在中印邊境加勒萬河谷有爭議地區發生嚴重衝突,雙方各有傷亡。印度稱印方死者20人,並稱中方死傷翻倍。中共外交部在證實事件時避談中方傷亡人數。外界多批評和質疑,中共政府為何不能公布士兵死亡名單?甚至中國大陸也有不少網友質疑:難道中國軍人的命就不是命,為什麼不能公布士兵的死傷名單?
對於中方拒證實本國軍人死傷,素來擅長「為黨叼盤」的《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拋出一個說法:「中方不想讓兩國民眾對雙方傷亡數字進行對比,從而刺激兩國公眾的情緒。」胡的意思好像中共隱瞞是因為好心。但這與國際社會認為應當關注人的生命,以及公開透明的資訊發布機制截然不同。
法廣報導指,中方或因為怕丟臉,沒有公布傷亡人數。但《南華早報》援引中共軍隊內部消息人士透露了一個底細,北京對軍事傷亡「非常敏感」,所有數字都必須經過軍委主席習近平批准。
所謂「非常敏感」就意味著是機密。而且要由最高領導人把關審批,是因為這些機密事關中共政權穩定?從過往曝光的資料看,確實是有不可見光的問題。
前段時間《看中國》獨家披露的一份「2019年中共軍隊死亡軍人名單」,就被指涉絕密。比如名單中,有曾負責中南海防空的中部戰區第81軍防空旅關鍵人物,該防空旅旅長黃會倫,他已神秘死亡,官方從未發布消息。這份絕密名單中的黃會倫死亡信息,只寫著:「2019年7月22日,不幸犧牲」。而名單上的其他軍人,也從未有官方發布死亡信息,只是散見於一些地方官媒間接報導。
不只這些,由此引出更為敏感的,是與正在肆虐的中共病毒疫情相關的中共軍方染疫和死亡人數。
中共一直對外界聲稱其疫情數據公開透明,但頻遭質疑。其中有一個最容易露陷的是中共軍隊竟然從來公布疫情數據,相對於世界多國軍隊染疫的實情公布,中共的軍隊染疫情況是個謎。
早在今年1月24日,中共軍委主席習近平已經下令,要求中共軍隊介入疫情防控。而且軍方的醫療隊直接參與武漢雷神山、火神山醫院的醫療工作。已有外界報導援引知情人透露,中共軍隊有相當規模的人員確診,但中共軍方拒絕回應媒體問題,又稱「目前沒有出現(軍方)醫護人員在醫院感染的情況」。
中共軍方並沒有公布一例軍人確診和死亡,並非沒有,而是不公布。因為據中共機密文件規定,若涉軍事機密,軍隊疫情可不呈報屬地政府。由此可見,軍隊疫情因為被視為軍事機密,故密不透風。
除了軍隊,還有什麼樣的疫情屬於這個政權的機密?比如中共高層的健康情況,中共七常委一旦染疫,也絕對不會公開,因未能上崗時也頂多以別的病名代替應付外界。
事實上,2003年SARS疫情爆發時,香港政府衛生署就透露,SARS在廣東肆虐的初期,廣東衛生部門拒絕向香港及時通報,原因竟是「傳染病屬國家機密」。這在當時引發國際輿論嘩然。
SARS疫情期間,中共後來在國際壓力下在通報這方面收斂了一些,但直至最近這波疫情,據海外媒體大紀元獲得的兩份中共政府的機密文件顯示,中共當局已將所有與「中共冠狀病毒」有關的信息視為「國家機密」,禁止官員向公眾公開這些信息。
其中一份文件來自中國北方的黑龍江省(應該各地都有),當中提到:「在抗擊病毒期間,所有類型的緊急文件,緊急通知,緊急事件,內部共享的敏感信息,以及未獲政府領導人批准向公眾披露的任何信息等等,都被視為國家機密,受到2010年4月29日發布的〈保護國家機密法〉保護。」
由於中共的疫情,有著這種種號稱機密的因素,必然不可能沒有隱瞞。此外還有各種政治需要,這樣經過層層審查和調整的數據,又怎能說是真實的?鬼才相信。
由此也容易解釋,為什麼去年底前武漢疫情已經爆發,直到今年1月20日要習近平發「重要指示」才正式公開,而武漢市長周先旺則辯解沒有獲中央授權了。因為這些被中共定性為事關政權安危的「國家機密」,沒有最高層下令,誰也不敢做主。這也是極權體制的害人之處。
歸根究底,中共的所謂機密有些其實可能並非什麼秘密,對正常社會而言,對有正常思維的人來說,都是正常公開的。比如某國政要被確診感染中共病毒(又稱新冠狀病毒,COVID-19),他甚至會自己在社交媒體上透露;某國的軍人陣亡,是褒或貶,在民間都會有不同的響應,在有思想自由、言論自由的國家,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而關鍵是,公開這些資訊,是對死者的尊重,也使家屬獲慰藉。至於公開染疫真實數據,則是對人民生命安全的負責,及早預警,有利民眾做好防範。
但中共為什麼不這樣做呢?這是因為它有著不正常的維穩思維,從中共建黨再到建政後維持政權,所積累的害怕倒臺的經驗和教訓,都讓它到了有一點風吹草動都神經繃緊、如臨大敵的地步。在中國,任何事件都被認為是政治,都生怕導致政權不穩,因而事事都有可能成為「機密」。
這應該就是這一次中印邊境衝突後,中共在國際不解的圍觀中仍拒絕證實軍人死傷人數的內幕。
(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