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母親一家書,解決人生三困境。(以下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人的一生多數都是磕磕碰碰的,滿是挫折和不順,應該怎樣看待人生的困境?
一位明代的母親鄭淑雲,在給兒子的書信《示子朔》中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示子朔》
閱兒信,謂一身備有三窮:
用世頗殷,乃窮於遇;
待人頗恕,乃窮於交;
反身頗嚴,乃窮於行。
昔司馬子長云:
然虞卿非窮愁,亦不能著書以自見於後世。
是窮亦未嘗無益於人,吾兒當以是自勵也!
這封信大概的意思是:
看了孩子的來信,知道你的困惑,其實人的一生難免有三種困頓:第一種是有滿腔做事的熱情,卻沒有被別人賞識和使用;第二種是對人委曲求全,卻沒有深交的朋友;第三種是嚴格要求自己的德行,卻處處碰壁。
以前司馬遷曾經說過:如果虞卿不是窮愁潦倒,也不可能發憤著書,從而名傳後世。
由此來看,困頓也不是對人沒有好處。所以你要正視人生的困頓,自強自勵,從困頓中走出來,走向另一片天地。
書信開頭,鄭淑雲提到了人生的三種困頓。
【1】書信開頭母親提到了人生的三種困頓:
①用世頗殷,乃窮於遇
意思是擁有卓越的才華,卻遇不到好的平臺和機遇。
自古才命兩相違,有才華卻不一定有施展才華的機會。
但是無數的英傑都是在飽受困苦而不放棄之後才大放光彩的。
曾國藩的好友周騰虎曾經對曾國藩說:「自古成就大事的人,都是肯用心的人。」
②待人頗恕,乃窮於交
意思是以一顆誠摯寬厚的心待人,卻沒有交上值得交的好朋友。
人情閱盡見交難。畢竟人心隔肚皮,熱心熱腸換來冷淡冷漠,本也是常事。
曾國藩曾經有一次感嘆道:「交情離合,有在情理,有不在情理。」
③反身頗嚴,乃窮於行
意思是對自己嚴格要求,時常反省,卻無法按照自己的意願來活著。
俗語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
一棵樹如果高於其他樹木,那麼就容易被風吹折;泥土堆高於河岸,就必定被水沖刷;一個人如果表現過於出眾,那麼必定會被人打壓和排擠。
品行高潔的君子反而容易被庸人非議,所以君子固窮,往往生活得並不好。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
【2】「然虞卿非窮愁,亦不能著書以自見於後世雲。」這是書信中間母親引用了西漢司馬遷(字子長)在《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中的一句話。
虞卿是戰國時期一個個善於遊說的有才之士,他腳穿草鞋,肩搭雨傘,遠道而來遊說趙王,當上了趙國的上卿。
虞卿分析事理,推測情勢,為趙國出謀劃策,非常周密巧妙,後來不忍心看著魏齊被人追殺,寧願拋棄萬戶侯的爵位和卿相大印,與魏齊一起從小路逃走,最後離開趙國,在魏國大梁遭到困厄。
魏齊死後,虞卿更加不得意,就著書立說,採集《春秋》的史實,觀察近代的世情,寫了《節義》《稱號》《揣摩》《政謀》共八篇,用來批評國家政治的成功與失敗,世上流傳,稱為《虞氏春秋》。
所以司馬遷評論說,如果虞卿不是窮愁潦倒,也不可能發憤著書,從而名傳後世。
【3】書信最後母親鼓勵孩子,人生固然難免困頓,縱然多有不順,但是上天為你關閉了一扇門,就會為你開一扇窗,在某一方面無法發展,卻可以在另一方面得到補償。
所以人生有幸,有不幸,但是人生絕不會是毫無意義的,努力總會有所得,窮且益堅,達人知命,苦心人,天不負!
不要因為一時的困頓就灰心喪氣,鬥志全無,更不能墮落放縱,毀了自己,也害了別人!
●感悟
由這封書信,不難看出中國古代母親的偉大之處,她們謹守婦道,就算經過風雨歷練,看盡人生百態,卻不狹隘不灰暗,不偏激不極端,而是昂揚向上,大氣爽朗,依然飽含仁慈寬厚的生命之愛。
字裡行間也流露出對孩子,以及生命的熱愛,更能用她的愛,給孩子指出更廣闊的天地,給孩子一個強大健康的心態,給孩子一個堅強端正的人生。
這樣的觀念,在今天看來,依然放諸四海皆準,不得不令人佩服古代女性不輸給男性的智慧。
責任編輯: wendy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