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文盲.美盲更可怕的「醜盲」。(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有這麼一句話「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其實,比文盲、美盲更可怕的,是醜盲。
甚麽是醜盲?醜盲就是失去對醜的認知,從而不知美醜,不辨善惡。對醜沒有自知,就失去了分寸感、羞恥感。
中國人走在大街上,店鋪的招牌是怎麼大、怎麼耀眼,怎麼來,滿眼的大紅大綠,黑夜中閃耀的七彩燈飾。學生的校服幾乎沒變化,也沒有男女的差別。小孩子的搖搖車,都帶點魔幻色彩。就連影視劇的構圖色彩,也是「色 」不驚人死不休。
審美本無絕對的標準,但一定會有高低之分。大紅大綠的色彩並非不好,而是搭配中那一點微妙的分寸感,就是審美。
回頭再看,國畫裡的留白總讓人浮想聯翩,中國漢字的躲讓更有韻律感,瓷器里那份羞澀的青總能讓人一下子有了神秘感……
失去那一點分寸感,就像失去了審美的基準,有時候就會醜而不自知,這是比美盲更可怕的事。
因為, 失去了羞恥感,就會不知醜。
在中國曾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有個孕婦和先生在一家麻辣燙的店裡吃飯時,一個四歲小男孩跑進來拿筷子,掀起的門簾打到她身上。
當小孩拿了筷子往外跑時,孕婦便伸出了一隻腳,把小孩絆倒在地上。之後,當孩子的母親想溝通時,孕婦卻說自己肚子疼,叫了車就走了。所幸,孩子並無大礙,但這位孕婦的做法讓人不齒。沒有基本的同理心、廉恥心。
俗話說:「最美不過人心,最醜不過人心。」
俗話說:「最美不過人心,最醜不過人心。」(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中國大陸網站上有篇文章,講說自己從小家境貧寒,但哥哥學業突出,高考那年考了第一名。當老師的親戚說可以填表保送去好學校,結果等到發榜那天卻沒有哥哥的名字。他們問起時,親戚只是淡淡地說忘記幫忙交表了。而這個親戚之所以這麼做,並非和他們家有深仇大怨,只因心懷嫉妒。
表面的醜,能夠一眼看出。而人心的醜,往往深藏不露。
人心的醜,不僅僅是醜,還有是不知甚麽是醜陋,甚麽是羞恥。
而人心的美,可以喚醒生命本性中固有的善良。
《世說新語·德行》中記錄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次荀巨伯千里迢迢去探望一個生病的朋友,剛好碰上外族敵寇攻打那座郡城,朋友就勸巨伯離開,說:「我馬上就要死了,您還是離開這兒吧。」
巨伯說: 「我遠道而來看望您,您卻要我離開,敗壞道義來換得生存,這難道是我荀巨伯做得出來的事情嗎?」最終沒有離開。
郡城陷落後,敵寇進了城,很奇怪荀巨伯還留在這裡,就問他:「我們大軍一進城,整個郡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甚麼人,竟然還敢一個人留下來?」
巨伯回答道:「我的朋友生了病,我不忍心丟下他一個人,如果你們非要殺他,我願意用我的命來抵換。」
敵寇聽後內心大受震動,相互議論說:「我們這些不講道義的人,卻侵入這個有道義的地方。」於是就撤軍而回了。整個郡城也因此得以保全。
曾子說: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
「人之初,性本善 」。拂去蒙在心上的塵埃,就會顯露出生命善良的本性。
願用我們都能用善良的本性來辨別美醜,分清對錯,回歸、恪守「禮義廉恥」,做一個知醜之人。
責任編輯: 肖品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