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線照相機下記錄的大教堂背面夜景。(攝影:辛迪/看中國)
蒙特利爾是北美最古老城市之一。信奉天主教的法裔加拿大人在那裡建立了許多教堂,因此蒙特利爾被譽為「百鐘塔之城」。在這座幾百年歷史的城市裡,卻有一座只有百年歷史的教堂成為享譽世界的著名教堂,這就是世界十大最美教堂之一的聖約瑟夫大教堂。這座教堂憑甚麼過人之處能壓過那些全世界歷史悠久的教堂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在夜晚和白天兩度造訪這座教堂,從建築藝術、文化歷史和信仰的角度來尋求答案。
與一般的遊客不同,我選擇了在夜晚初見大教堂。沒有如織的遊人,沒有旅遊車的喧囂,除了同來的夥伴,巨大的教堂周圍空無一人。不似中國的古蹟或加拿大都市中心的古蹟,這座大教堂在夜間沒有華燈照亮。雄踞在皇家山山坡之巔的大教堂俯望著下面的大學和一望無際的平原,大教堂的穹頂是世界第二大穹頂,僅次於梵蒂岡米開朗基羅設計的聖彼得大教堂。但聖彼得教堂是在平地上,這座教堂是在山上,穹頂高聳入雲,彷彿一位巨大的金剛,頭戴古代軍隊大將軍的頭盔,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護佑著一方百姓。沒有任何譁眾取寵,可是站在它下方寬闊的平臺上,卻已然被它的莊嚴靜謐折服,靜下心來拍幾張照片,取景框裡都看不到暗夜中的教堂,只能向著教堂的方向按下快門,需要用紅外線攝影才能成相。
大教堂的正面。(攝影:辛迪/看中國)
整個景區唯一的一盞燈是大教堂下方的一座極小的教堂的入口廊燈。那裡曾經是大教堂的創建者安德修士的居所,為了建立教堂歷經千辛萬苦,展現神跡,並最終把自己的心臟留在了這裡。那盞小燈在暗夜中顯得格外明亮,似乎暗示著教堂的緣起和信仰的力量。
白天再來聖約瑟夫大教堂,進到室內看到了內景,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懸掛在半空的數以百計的枴杖。教堂始建於1904年,當年安卓修士住在旁邊的小教堂裡。他用聖燈油塗在患者腿上,很多有腿疾的人丟下枴杖走下皇家山。現在這些枴杖被陳列大教堂最下層這個小廳的許多柱子間。
大教堂下俯視的大學和城區。(攝影:辛迪/看中國)
安德修士展神跡成名後想要籌資蓋大教堂,但是不久就是一次世界大戰後的經濟大蕭條,大家都打退堂鼓。安卓修士把一個十字架立在風雨中,說如果明天十字架不倒就繼續建。結果經歷一夜風雨十字架沒有倒,信徒們因此相信是天意讓他們完成教堂,就繼續興建。這些神奇的部分如今帶大陸遊客的導遊都不講了。但細心的遊客一定會問為甚麼同時期世界上沒有其他大教堂和這座大教堂如何在兩次世界大戰後,在1960年代竣工的。因為這不平凡的經歷和這個時期建大教堂的不易,當時的教宗曾經來造訪,使這座教堂享譽世界。
大教堂興建前安德修士居住的小教堂。(攝影:辛迪/看中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