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歐巴馬的爛攤子,拜登的難題。(圖片來源:SAUL LOEB/AFP via Getty Images)
【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2021年2月14日讯】僅僅在10年前,緬甸這個漢語音譯有「遙遠之郊外」的國家,由軍事獨裁轉變為民主奇蹟,是當時美國總統歐巴馬夸夸其談,引以為傲的重大外交政績。
不過,這個人口五千五百萬人的國家,卻成為拜登上台後,第一個「外交夢魘」。
1948年自英國獨立的緬甸,歷經多次軍事政變,受到國際嚴厲譴責,軍事強權為打壓民主,將民運領袖翁山蘇姬軟禁長達10年。美國在1990年也曾撤走外交官,對緬甸軍政府進行一系列制裁行動。然而,與雲南有長達2000多公里邊界的緬甸,卻因為中國在經濟、軍事與政治上的支持,削弱了國際制裁的力道。中國不但是緬甸最大的貿易夥伴,同時也是該國軍方武器最大的提供者,在2014—2018年間,緬甸自中國進口的武器便高達6成。
雲南德宏州三面與緬甸接壤,緬甸被納入一帶一路,金銀大道給了緬甸便捷的互聯網、油氣管道、光纖網路、電力、公路和港口等設施,「宜居宜遊宜業」的願景,大陸國企國銀提供貸款的「誘惑」趨使下,交換了中國對印度洋的掌控。不過,部份軍事領袖憂心過度依賴中國,轉而與西方重新建立關係,甚至支持由軍事獨裁轉型為民主政體。
軍方在2008年修憲,並在2010年舉行了民主選舉,由軍方支持的「聯邦鞏固與發展黨」贏得選舉,為了拉攏與西方的關係,軍方於2011釋放了翁山蘇姬,但仍剝奪其參選資格。
提到緬甸的民主進程,不能不提到羅興亞人的議題。不論是軍方還是民主方,對於「羅興亞回教徒」的議題,都是一項禁忌話題。原因不只是緬甸絕大多數是佛教徒,還有羅興亞人曾在英殖民時入侵緬甸殺害佛教徒歷史上的恩怨,導致羅興亞人在緬甸不僅受到不公平對待,不被計入人口普查,被剝奪各種公民權和投票權,也遭到各種打壓與迫害。
軍方的掌控,中國的滲透與羅興亞人的議題,種種跡象顯示,憲法裡只有「一個地方」提到民主的緬甸,與這次2020美國大選一樣,是個「香蕉共和國」。然而,好大喜功的歐巴馬,卻不以為意,硬要把這民主不到位的軍事國家,拿來當自己的神蹟。
2011年翁山蘇姬被釋放後,本來美國打算慢慢地解除制裁,不過,猴急的歐巴馬急欲將緬甸當作自己的外交功績,2012年11月親自訪問緬甸,打破了美國總統30年不曾訪緬的紀錄,在一張張「兩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歷史性美照,登上全球媒體的那一刻,美國也喪失了對緬甸唯一的「籌碼」。2016年,國務卿John Kerry本還有意以經濟制裁,迫使緬甸修憲,不過,9月歐巴馬卻逕自撤除了制裁,他的名譽慾,大過對該國民主的 commitment。
2017年羅興亞救世軍叛亂份子攻擊數十名警察,導致佛教徒武裝份子進行報復。在整個事件中,估計有6700名羅興亞人遭到殺害,在燒殺劫掠下,婦女被強暴,700名兒童慘死。有70萬羅興亞人逃到孟加拉,聯合國定調此事為緬甸軍方的種族屠殺。然而身為民運領袖與頂著諾貝爾和平獎光環的翁山蘇姬卻默不做聲,更有甚者,她竟前往國際刑事法庭,為軍方做證,睜眼說瞎話地駁斥屠殺只是「假新聞」。雖然川普政府再次祭出經濟制裁,不過在中國的撐腰下,制裁難起真效應。
這次緬甸軍方以大選舞弊為由發動政變,無疑是對美國新政府的一次試探,然而,截至目前為止,拜登的回應卻蒼白無力,基本上1.還是要靠「利益不一各懷鬼胎的」多邊組織 2.美國沒有自己的定見與leadership。 他是這麼說的:“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should come together in one voice to press the Burmese military to immediately relinquish the power they have seized, release the activists and officials they have detained.”東協雖然在2008年修改章程,承諾要捍衛民主法治,不過,在沒有具體執行方式與執法細節下,淪為口惠實不至。
橫在拜登眼前的難題顯然是,如果要對緬甸軍方強硬,那麼唯恐更把軍方推向中國的懷抱,然而,若什都不做,又難以平悠悠之眾口,甚至被全球獨裁者「看破手腳」。
緬甸全國示威已第三天,隨著今天一名19歲的緬甸示威青年在軍方的摧淚彈,水柱與武力鎮壓中身亡,顯示拜登政府在這外交的第一個考題,已交了不及格的答案!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