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自2021年6月起接連發生暴雨、洪災,包括河北、河南、山西、四川、等地。示意圖。(圖片來源:STR/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1年10月19日訊】(看中國記者黎小葵綜合報導)今年中國多地遭遇暴雨洪災,近日又再迎寒流,外界擔心今年秋收是否受到影響。有趣的是,就在河南省副省長武國定說特大洪災讓秋糧受到不小影響後,官方又改口稱,全國秋糧收穫過半,近月降雨量並未有改變豐收基本面。這不禁讓民間好奇,究竟真相在哪裡?
官方不停變調 百姓受苦
中國大陸自2021年6月起接連發生暴雨、洪災,包括河北、河南、山西、四川、等地。其中,河北暴雨量打破建站以來的最高記錄;河南至少造成302死50失蹤;山西太原市暴雨期間降雨量相當於98.6個西湖的蓄水量倒進太原。各地災情不斷。
9月底,央視財經頻道就暴雨洪災會不會給產糧大省河南帶來挑戰,採訪了河南政府副省長武國定,他當時承認,河南這次特大洪災損失十分慘重,全省農作物受災面積達到1515萬畝,其中成災978萬畝,絕收521萬畝。 「我們的秋糧會有一定程度的減產」。
但到了10月14日,中共官方改口說,截至10月13日,中國秋糧已經收穫完成60.2%。央視還特別指出,其中黃淮海已收穫完成64.1%,東北已完成52.9%,長江中下游及華南地區已完成51.7%,西北地區已完成71.2%,西南地區已完成76.2%。
報導並採訪了中國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農情處處長朱娟,指降雨未有改變秋糧豐收。
洪災不斷 秋糧絕收成定局
但此前《財經》記者曾走訪河南發現,當地蓄滯洪區農田絕收已成定局。
僅以河南省濬縣為例,據濬縣農業農村局農技推廣中心主任董文全8月描述,濬縣作為分洪區非常特殊,若是降雨導致的內澇排水速度很快,蓄滯洪區水量太大,農田積水排除需要一個月左右,個別地塊更需要兩個月以上。而往年9月中下旬是玉米收穫期,如果屆時改種,就會影響下一茬小麥播種,因此,「沒法改種」。
以濬縣為代表的河南屬於溫帶季風氣候。河南多數農田秉承一年兩熟的耕種模式,9月至10月正是冬小麥種植期,而洪水發生的7月真好是當地玉米長成的關鍵期。以濬縣傅莊村的河堤為界,河堤南側的滯洪區,幾處房子只能露出尖頭,水面漂滿玉米稈,藍色屋頂上還殘留著水位消退後遺留掛邊的玉米稈。
自由亞洲電台則引述農業分析師馬文峰的觀點指出,撇除水災因素,河南近4年來減產的情況持續。他以玉米產量舉例,據他所做的統計顯示,玉米的產量從2018年的2300萬噸,減至今年的1800多萬噸,4年間足足減少約500萬噸。而持續減產的原因,又與河南近幾年防護林遭到破環有關。
禍不單行,在洪災尚未平息之際,中國近日又迎來一波寒流,
北方多地「一夜入冬」,首都北京10月17日清晨更出現0度以下低溫,成為52年來最早出現零下低溫。此外,華北中南部、黃淮、江淮、江漢、江南大部及貴州、黑龍江東部等地,氣溫也都大幅下探,無疑是雪上加霜,給莊家帶來新的挑戰。
糧食豐收?中國進口糧創記錄
雖然中共官方不斷強調糧食豐收,但中國對進口糧食依賴度卻也不斷上升。
《經濟日報》2019年報導,中國每年要進口超過1億噸的糧食,大豆對外依存度更是超過80%。最近10年大豆平均每年增加650多萬噸。 2017年我國大豆進口9500多萬噸,2018年進口8800多萬噸,成為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年度進口量佔全球總量的60%左右。
到2021年更加明顯。根據中國海關公佈的數據顯示,1月至4月中國糧食進口量5079.2萬噸,同比增長57.8%,進口增幅明顯比2020年更高。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