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企還債高峰將至 連環違約風險陡增(圖)
諸多研究機構的報告顯示,房企還債高峰將至,違約情況將持續。(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2年1月13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恆大集團去年債務違約後,陸續有房地產開發商出現財務危機。諸多研究機構的報告顯示,房企還債高峰將至,違約情況將持續。
中共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韓文秀日前在官媒《瞭望週刊》發表的文章表示,今年「穩」住中國經濟是政治問題。
文章還提到,今年中國消費和投資成長態勢將減弱,加上供應鏈受阻,企業面臨生產要素短缺,而經濟金融領域風險隱患也將較多。
對於金融風險最大的房地產市場,北京當局設定的「三條紅線」已經悄然生變。
官媒《上海證券報》上週證實,大型優質房企對出險企業項目的承債式收購,相關並購貸款不再計入「三條紅線」相關指標,也就是說從銀行端將這些並購貸款剔出「三條紅線」。
首創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韋志超在報告表示,當前的市場與2018年底的市場極為相似,均為經濟下行壓力大的時候迎來政策改變。
不過世界銀行1月11日指出,中國房地產業的無序去槓桿化恐波及整體經濟,其報告稱:「動盪的去槓桿化可能會導致房地產行業的長期低迷,由此引發的房價下跌,家庭財富減少以及地方政府收入銳減,將會給整體經濟造成重大衝擊。」
1月11日,全球房地產服務提供商第一太平戴維斯發表2022年中國房地產年度展望報告稱,進入2022年,隨著北京當局堅持降低房地產行業風險的長期目標不動搖,預計融資環境難大幅改善,房地產開發商將會繼續面臨較高的債務償還風險。
報告指出,過去10年中國房地產市場依賴低成本融資,實現了爆髮式的增長。然而以這種方式實現增長帶來的副作用也很明顯,房地產開發商負債率攀升令現金流風險與日俱增,一旦資產價值停頓,房地產開發商資金面將面臨很大的挑戰。部分開發商的債務危機為行業敲響警鐘。
報告預期,今年一些受資金端困擾的開發商可能出售一些非核心資產或尋求股權融資,資本市場上可能出現一些折扣較大的收購機會。而核心產業受到過多政策影響以及房地產市場增速減慢影響了整體經濟的增長。
1月10日,瑞銀中國的房地產投資研究主管林鎮鴻稱,去年中國內地房地產開發商違約比例為歷來最高的一年,而未來三、四個月是房企還債的高峰期,融資壓力可能要待還債高峰期過去後看有哪些企業留下,以及銷售端恢復的情況才能有所減緩,今年料將有幾家開發商出現違約。
據《路透社》報導,他在線上簡報會指出,現時信心是中國房地產最大問題,無論金融機構或置業人士,在去年多家房企違約後,對開發商的信心已完全崩潰。
他說,「從11-12月的銷售數據看到現時民企及國企的分化愈來愈嚴重,一些開發商的銷售同比下跌五至七成,這些發展商很難救回,因為一旦大家認為這些公司會出現違約時,情況就好像銀行擠提。」
預計未來購買者會更傾向購買國企開發商的項目,而不會選擇民企開發的項目。未來國企開發商會取得有更大的市場份額,而民企的生存空間會愈來愈小,特別是後者在境外融資渠道將會縮小。
野村證券不久前發布報告指出,中國的房地產行業仍然是經濟增長反彈的關鍵。儘管政府已為緩解開發商資金鏈緊張做出努力,但是,預計地產開發商及其建築合作商未來幾個月仍將面臨愈發嚴重的財務挑戰。
報告指出,挑戰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上述企業可能需要在中國新年(2022年1月31日)之前向農民工和建築工人支付共1.1萬億人民幣的拖欠工資;二是地方政府一直在限制開發商託管在銀行賬戶中預售資金的使用;三是2022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房企到期的離岸美元債券幾乎翻番。
離岸債券市場方面,預計房地產開發商到期美元債金額將增加到2022年第一季度的198億美元和第二季度的185億美元。
在岸債券市場方面,預計房地產開發商的到期債券可能會從第一季度的840億元人民幣,增加到第二季度的910億元人民幣,隨後在第三季度躍升至1,380億元人民幣。
恆大集團、花樣年、新力控股、佳兆業等多個房企去年陷入流動性危機,且發生了實質性違約。近期,世茂集團也陷入債務危機泥沼。
世茂集團1月11日在香港交易所公告稱,公司正與若干潛在買家就出售若乾物業進行討論,在合適條件下會考慮出售部分資產以降低集團的負債。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