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出西關。(圖片來源:神韻藝術團官網)
「槓精」這個名詞,是現代才出現的。但是這樣的人,卻不是某個時代,某個國家特有的。在每個時代,任何地方都有「槓精」的存在。
「槓精」是對人不對事,為反對而反對,為找事而找事,以抬槓為己任。
「槓精」曲解他人的原邏輯,或不管他人所述內容,一味攻擊挑釁對方。
他們的畫風一般是這樣的:
春江水暖鴨先知。
槓精:為甚麼是鴨呢?難道不能是鵝?
這是黑色。
槓精:你憑甚麼說這是白色?
中午準備吃甚麼?
槓精:就知道吃吃吃,知道貧困山區多少孩子沒錢吃飯嗎?
我們公司快倒閉了。
槓精:不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嗎?
早安。
槓精:晚上就不安嗎?
這樣的對話,是不是讓你哭笑不得?
這類人以抬槓爲己任,往往並不關注客觀事實,經常爲反對而反對,不管別人所說內容的對錯而進行持續的反駁。
兩隻爭吵的樹燕。(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如何對付「槓精」?老子在兩千年前就給出了答案
如何對付「槓精」?老子在《道德經》第二十二章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普通的十二個字,就是老子給我們應對「槓精」的方法。
為甚麼說「不爭」是應對「槓精」的方法呢?「槓精」的意思就是喜歡抬槓的人,你想一想,在任何時代,不管在甚麼地方,是不是都有這種人存在。
槓精的特點,在《道德經》中也有提到,老子提筆寫了四個字:「自見,自是。」
自見:自我表白,顯露自己的意思。
自是:自以為是,這樣的人很頑固。
網絡對「槓精」的定義:通過抬槓獲取快感,唱反調的人,爭辯時故意持相反意見,不論他人說的是甚麼,是否正確。
把網絡定義和《道德經》提到的四個字,兩者結合在一起看,是不是覺得老子很有智慧?他用一雙慧眼,早已看穿這些。
槓精的樂趣就是「爭」,看穿一切的老子,在《道德經》中寫到:「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同時,老子也對「槓精」的行為作了批判。
在第二十四章寫到:「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大概意思是:這些自我顯露,自以為是,不明斷是非的人,從「道」的角度來看,這些行為,只能說像剩飯和贅瘤一樣,大眾也厭惡它,追求上進的人,有道的人絕不會這樣做的。
所以說,「不爭」就是應對「槓精」的方法。
只有不爭,才能讓「槓精」有力無處使;只有不爭,才能讓「槓精」閉嘴。
我們有重要的事做,和他們浪費時間,除了累並無他意,贏了又怎麼樣呢?
責任編輯: 方察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