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參加高考(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
【看中國2022年7月8日訊】2022年6月26日,這位多次復讀的學生被冠以「高考雇佣兵」之名登上熱搜,其就讀過的湛江市北師大附中、化州青鳥實驗學校、衡水中學實驗學校以及衡水一中都被網友們熱議,「百萬獎學金」「職業考生」等討論不斷刺激著輿論場。
實際上,在「衡中」的體系內全炫宇並不是個例。數據顯示,2021年衡水中學一本上線率高達93.95%,高居全國第二——同一年,全國高考人數為1078萬,其中普通本科招生444.60萬人,全國本科錄取率為41.6%。
這所成立於1951年的「超級中學」,最早在河北省實行全封閉軍事化管理,從早上5:30起床到晚上22:10熄燈,學生的時間安排緊鑼密鼓,這套管理方法被無數學校借鑒、效仿,成為風靡一時的「衡中模式」。
全炫宇,也只是這套模式產出的結果之一。在衡水第一中學復讀過兩次的學生小王認為,全炫宇這個具體的人,已經成為了公眾「內卷焦慮」的出口,「大家都在卷,像養蠱一樣,全炫宇同學他捲得比較好,或者捲得比較脫穎而出,就成了內卷最大的推手」。
作為「衡中」系統中的一員,這位經歷過三次高考的男孩並不否認,「超級中學」以及跨省復讀的存在會對教育公平產生影響,但他認為問題的根源不在「衡中模式」本身,更不在這所學校的學生們身上,「只要是有人的地方,我想肯定會有這些事情的」。
進入高考工廠
對於復讀生們,「衡中」意味著離夢想更近一步。
小王是自己找上衡水中學報名復讀的。高中階段,他就讀的學校並不差,一所安徽省重點公辦學校,一本率接近70%,每年都有學生考上清華北大。但在小王看來,這所學校的管理還是有些鬆散,學生可以帶著手機上學,談戀愛、搞小圈子隨處可見,校園裡大多數學生,心思都沒有放在學習上。
由於高考前一段不順利的感情經歷,小王預感到了自己的成績不理想,高考結束後就開始通過網路尋找合適的復讀學校,在諮詢過包括安徽省內的一六八中學等多家機構後,他最終將目光放到了衡水一中上。
實際上,小王的成績並不算差,在全省52.38萬人的競爭中,他考到了前2萬名,但這離他對自己的期待有一段距離。分數出來以後,小王聯繫上衡中招生老師,在對方指導下上網報了名,隨後才轉過頭做自己父母的思想工作。
小王的父母學歷都不算高,在他們的年代,大學並不是最好的「出路」,譬如小王的父親,就是中專畢業後靠著在汽車方面技術上的不斷鑽研,獲得了一份在上海不錯的工作。得知兒子想要復讀,夫妻兩幾乎沒有什麼猶豫,就給出了支持。
這份支持並不便宜,據衡水第一中學2021-2022年的複習生招生宣傳資料顯示,對於河北省外學生,高考分數進入省考生人數的前1/5,收費25000元,而排名在1/5之後的學生,學費為35000元,且根據報名情況和選課情況擇優錄取。
小王還記得,自己剛進入衡水一中時的驚訝。在從老家前往衡水的火車上,他用手機簡單瞭解了衡中的班級規模,普通班在130人至140人之間,實驗班在80人至100人之間,但真的看到巨大的教室,小王還是忍不住「嚇了一跳」。
驚訝很快被驚喜沖淡,在衡水一中,他接觸到了來自全國各地有名高中的同學,也很快發現了這所學校的優點——雖然衡中老師們的學歷、個人能力未必比得過其他名校,但集體組編資料、集體備課的基地式教育,能夠為學生們帶來更穩定的教育質量,「就這點來說,我特別喜歡」。
5:30起床,22:10熄燈就寢
支撐起「衡中」這支旗幟的,是這所「超級中學」獨特的教學模式。
和小王一樣,來自福建的小陳(化名),也是被「衡中」的旗幟吸引慕名而來的學生。2021年,他在高考失利後不願屈就,打算尋找合適的學校復讀,用小陳的話說,如果只讀一個211,「很多真正理想的工作崗位是與我無緣的」。
通過一名在衡中復讀後考上北大光華的學長引薦,小陳成為了這所學校的一員。初來乍到,和高中截然不同的作息時間,就成了他急需邁過的第一道坎。在過去,小陳的時間安排是早上7:00到學校,中午11:40放學,午休兩個半小時繼續上課,下午17:30放學,一個小時吃晚飯後晚自習到22:00。
而在衡中,時間有清晰且嚴密的刻度:每天5:30起床,洗漱整理內務,5:40到操場開始跑操,跑操結束開始早讀,6:30開始各年級分批吃早飯,早飯後有「早預備」自習,然後開始上課,每節課40分鐘。上午有五節課,第三節課後跑操(課間操)。12:45到13:45為午休。下午有五節課,各年級分批吃晚飯後於18:50到19:10收看新聞,晚上有三節課為自習,21:50結束,22:10熄燈就寢。
另外,在高中時的生活狀態也更加自由,可以帶手機,可以隨便進出校門,可以吃零食,這些在「衡中」的規則當中都要被禁止。
衡中著名畢業生劉嘉森曾經出版《心的力量》一書,書中將衡中的六條紀律作為重點,用以體現這所學校嚴密的管理制度。其中第六點,是關於用餐的,在劉嘉森筆下記敘的衡中,「用餐時間是每個年級十五分鐘,而且十五分鐘的時間包括了走到食堂、用餐和返回教室的全部用時」。
按照他的回憶,由於由學生會成員在通向食堂的路上巡邏,學生們邊走邊吃、把食物帶回教室都是違紀的,因此衡中學生們養成了八分鐘吃完飯的習慣。
規則正在鬆動。去年,衡水一中變更了作息時間:每天6:30起床,10點30分熄燈睡覺。小王說,自己在衡中復讀的這兩年裡,經常會和同學們把飯藏在外套下帶回教室裡吃,一般情況下,老師們看到了也會裝沒看見。至於零食,偶爾有同學帶進學校,只要不撞上檢查,老師們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
但在教學方面,衡水一中還是保持著其獨有的步調。衡中的學生沒有課後作業,習題都是老師印好了在課堂上發放,讓學生按照任務安排當堂完成,「也不會耽誤睡眠,反正下課了你還沒寫完就沒寫完了」。
由於學校要求午休、晚休時間學生必須就寢,課間就成了拉開差距的重要窗口。在衡中,即使課間的時候,教室也保持著安靜,大部分學生會利用課間整理學習資料、做題,學生們在課間起身接水、上廁所,都會盡量輕手輕腳,以免打擾到同學。
無論成績有多好,是不是在上一次高考考了630、640甚至更高,抓緊一切時間努力,都是這群學生們的共識。小王搬出了一個「鴨子定律」,用來解釋這種學習越好,越要拚命的心態:「人們只看到鴨子在水面上悠閑安逸地游動,但它的鴨蹼一直都在拚命地划動著」。
「很多的機會,它就擺在那個地方」
不過,前往衡中復讀的外省考生們,更像一群等候著回歸的大雁。
小王復讀那一屆,年級總共26個班大約2700人,完全由跨省學生組成的舊高考班分為4個實驗班,2個普通班,總共約700人。新高考班中,跨省復讀生以小陳所在的新高考班為例,全班110人,跨省考生約20人。
2022年高考前一個月,衡水一中的學生們開始離開,小王留到最後,在考前的倒數第14天,他和另外四個同學一起辦了「退學」,走出這所陪伴自己兩年的學校的大門。
外省考生們,學籍都保留在原籍,返回之後要麼以社會考生的身份報考,要麼找一所學校挂靠進行報名——小王推測,全炫宇很可能就是因為找學校掛名,才會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除了報名流程稍有區別外,跨省復讀生們的體檢等程序,都和普通應屆生一致。
在全炫宇引發熱議以後,網上一度掀起過跨省復讀是否有損教育公平的討論。根據現有規定,公辦學校不允許招收插班生、復讀生,但民辦學校、復讀機構等,是不受地域限制、可以面向全國招生的。據小陳說,全炫宇的連續高分復讀,在衡中並不算稀奇事,就在他同班裡,就有680多分選擇復讀,只為了考上清北理想專業的學生。和同學們聊天的時候,別人說自己的目標是上清華北大,小陳不敢把目標定得太高,只說自己要上985,「雖然挺丟臉,但我的目標比較普普通通,就比較好實現」。
小王的好朋友劉同學,也是多次復讀,衝擊清北的「種子選手」。劉同學來自東北,高中時期的科任老師教學風氣不好,喜歡在班上講一半,再留一半到課後收費補課,由於拒絕參與課後補課,他受到了老師和其他學生的孤立,2020年第一次高考也發揮得並不理想,勉強超過一本線。
進入衡水一中以後,劉同學的成績開始突飛猛進。2021年高考,他比前一年提高了近一百分,被北航錄取,後因為對專業不滿意再次回到衡水一中復讀,剛剛結束的2022年高考,據小王瞭解,劉同學應該已經過了清北線。
小王的觀念裡,25000元這個門檻不是很高,「哪怕一個真的很窮的人,硬要湊這個錢,應該也能湊起來」。他把上衡中形容為一個機會,「它就擺在那個地方,人都有那種選擇較好教育資源的本性,沒必要去裝什麼清高,大家都想給孩子最好的東西,對吧?」
出分以後,按照小陳的成績,他有望在同濟、華科、西郊、北航、廈大等院校中挑選一個自己喜歡的。至於上大學之後的規劃,家人已經幫他做好了——考研,「現在就業形勢本科基本上沒啥競爭力,再加上家裡也沒說條件怎麼樣,沒必要本科出來工作」。
小王復讀期間成績也不錯,但因高考前食物中毒最後發揮不太好,心裏有底的他決定今年再復讀一年,他希望考得更好,去武漢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理想大學至少也得是有點名字的學校對吧?比方說至少像哈工大這個級別,或者像武漢大學這樣的,至少不要說出來別人不知道是什麼的」。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