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學生要學習《詩》,因為《詩》能激發心志、提高觀察力、培養群體概念及學得諷刺方法。(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從古代到現今,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的影響力確實是引領群「書」,作用遠遠超越文學,影響中華文明可謂歷久彌新,無可比擬。至聖先師孔子所說的「不學《詩》,無以言」一句,正是對《詩經》莫大的肯定,而他教授學生時,《詩經》當然就成為重要的教學內容。既然《詩經》的地位如此高,那麼它被評價為「興觀羣怨」,又是甚麼意思呢?
其實,「興觀群怨」這四個字是出自於《論語・陽貨篇》。原句為:「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學生們為甚麼不學《詩》呢?《詩》可以激發心志,可以提高觀察力,可以培養群體概念,可以學得諷刺方法。就近的方面來說,可以侍奉父母,遠的方面則可以侍奉君主,還可以多認識鳥獸草木的名稱。』」
由此可見,孔子除了表示,通過學《詩》能夠讓我們懂得如何說話與交流,大大的推崇了《詩》,還說《詩》可以興、觀、群、怨。
在孔子那個時代,《詩經》是時常作為社交語言的。無論是在政治、外交、戰爭或是各類祭祀、禮儀場合上,《詩》都是標準的通用官方語言。
至於「興觀群怨」四字,原本是指閱讀《詩經》能夠培養人的四種能力,後來逐漸引申爲閱讀《詩經》能具有廣泛的社會功能。
詩可以興。興,就是通過形象的比喻,讓人們產生聯想,進而引發聯想、想像。這是人們在認識、理解抽象事物或道理時的一種重要方法,而這種方法往往能化繁為簡,能讓抽象變得具體,易於理解,人們也能在感情湧動中獲得審美享受。
詩可以觀。觀是「觀風俗之得失」。正所謂「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詩經》乃是人們有感而發的產物,能真實反映誕生的時代。換言之,學習《詩經》幫助人們去瞭解作者的思想傾向、感情狀態,以及其身處的那個時代,以及當代社會的各種層面,包括歷史知識、道德觀念、風俗民情,利於人們在以古證今之際,提高觀察現實、洞察人情世態,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
詩可以群。群是將民眾聚集起來,使人們在交流思想與情感之間,促進社會的團結與和諧。也是指《詩經》具有團結人民的功用,具有形成、增強小至家庭、大至國家等組織的向心力的作用。在《詩經》中,確實存在不少號召人民應該要團結起來,共同抵禦外敵的篇章。
詩可以怨。怨是指不滿。表達不滿的方式眾多,詩歌正是其中一種健康的表達方式。換言之,《詩經》表達了對不合理之事的不滿與批判。雖然有研究者說怨是指「刺上政」的意思,也就是說《詩經》是針對政治在傳遞不滿心緒,例如《碩鼠》、《伐檀》等篇目,但《詩經》實際上還承載了各類的不滿,並不侷限在「刺上政」,不僅僅是在批評統治者而已。
孔子還認為,學習《詩經》有利於培養忠、孝等人倫道德,這正是一個人立身之根本,同時是穩定社會安寧的主要精神。至於《詩經》收集的各樣多元的知識,例如雅學、博物學、本草學等,則提供了人們獲取知識之捷徑。
總之,孔子的這一段話,已經將其美學觀點傳遞了出來,同時把《詩》極為關鍵的特色--無不具備的人倫之道給展現了出來。
《詩》既指明了做人處事、管理國家的道理,亦足以助人博學多識。,難怪孔子特別強調要好好學習。
如若吃透這本《詩經》,自然就抱擁了上述列舉的六大好處。
因此,如若把《詩經》僅僅看做是詩歌總集,真的是大大地小覷了它的價值。
孔子評價《詩經》最有名的一句話:「《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而「思無邪」則是出自《詩經・魯頌・駉》,原句是:「思無邪思,馬斯徂。」意指「(魯君有)正確的想法,養出的馬兒能跑得很遠。」因此,有評論說孔子提及的「思無邪」之本意為:《詩經》真是不虛偽的好作品!
有評論說,《詩經》是「彙集了人心與腦力的經典作品。」
看來,研讀這一本寄寓著無數代人對於現實的關懷的《詩經》,能研究不同時代與社會,還能對現實有所啓迪。而《詩經》又反映了人的心志、情感,並記錄了國君施政之好壞、成敗,以及一個時代的善惡、美醜,並揭示在這一切的背後關鍵是深深影響個人、社會及國家的倫理道德。也就是關乎主宰一個人如何對待父母、夫妻、朋友等關係的做人處事之準則,以及關乎供上位者維繫國家和平穩定、保衛人民福祉,並被視為上天賦予了重責的為君之道。
這一古代典籍蘊含著如此豐富的信息與超然絕塵的智慧,在記載古代社會之際,也為後人提供國泰民安的良方,這恰恰是中國傳統文化存在之關鍵。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