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的《郁離子》中有一則名為《立教》的故事。(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編者按】劉基(劉伯溫),是大明朝的開國軍師,也是一流的預言家。除此之外,他還是講寓言的高手,其著作《郁離子》講述了近180篇寓言故事。其謂「天下後世若用斯言,必可成盛世文明之治」,意謂天下後世若能採用書中的主張,必能使國家達到昌盛文明的境地。《郁離子》中的思想內容博大精深,構思精巧,意蘊深刻,令人耳目一新。現在給大家分享《郁離子》中一則名為《立教》的故事,列述於下:
郁離子說:「當今有的人坐在高堂之上,指使奴婢做事,而做的不合他心意的人,常常要佔個十之七八。是凡做得不讓他滿意的,他就會怒斥左右,甚至聲色俱厲地訓斥。左右的人都看著他的臉色接話,深怕惹他生氣了,又將怒火引到自己身上,也嚴厲的訓斥他們。
受指使的奴婢不知道主人發怒的原因,所以他們會因為訓斥的嚴厲而更加倉惶失措,行事愈加慌亂,就越不得主人的心。而主人又因奴婢的忙亂而越加生氣,出言也更加嚴厲。身邊那些看著主人臉色而接話的人,也不知道主人為何發怒,就以他們自己的理解揣度主人的意圖,結果越是這樣就越是違背主人的心意。因此,主人鬧個小脾氣,就會鬧個小亂子;主人發個大脾氣,就會鬧個大亂子。即使主人是把劍挺起來架在了他們的頭上,也還是不能讓奴婢真正了解主人的心意。
所以,君子在用人的時候,總會酌量他的才能而任用他,根據他的能力加以委任;用他的長處,而迴避他的短處,使他振奮精神,幫助他站穩腳跟;教給他所不知道的東西,而不用自己所知道的去苛責他;引導他勝任不能完成的重擔,而不以自己所能勝任的工作去怪罪他。淳淳教誨,言語上反覆不斷地提點他,不怒不躁,不聲色俱厲地教育他。如此,即使他因犯了錯而遭到懲戒,他也不會心生怨恨了。
《詩經》中說:『豈弟君子,民之父母。』(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有德君子,是人民的父母。)如果這樣,這就可以做人民的父母了。」
《詩經》中說,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有德君子,是人民的父母。(繪圖:Winnie Wang/看中國)
劉伯溫在故事中引用了《詩經‧大雅‧泂酌》中的一句話:「豈弟君子,民之父母。」一般認為,《大雅》多為西周王室的作品,因此這裡的「豈弟君子」當指周天子。
可謂「民之父母」?孔子曾提出他的看法。據《禮記》中的記載,孔子閑居時,學生子夏問道:「敢問《詩經》中說的:『豈弟君子,民之父母』,究竟怎樣做才可以被稱作『人民的父母』呢?」
孔子回答是:「夫民之父母乎,必達於禮樂之原,以致五至,而行三無,以橫於天下。四方有敗,必先知之。此之謂民之父母矣。」大意是說:「人民的父母」,必須通曉禮樂的本源,不僅要達到「五至」,還要做到「三無」,並用來普及於天下;不管任何地方出現了災禍,他一定能夠最早知道。做到了這些,才稱得上是「人民的父母」啊!
附《郁離子‧立教》原文:
郁離子曰:「今有人焉,坐高堂之上,指使臧獲,則不得其心者十恒七八。不得其心而怒叱左右,甚之,色與聲並厲。左右承顏而接言,懼其怒之將己遷也,而亦以厲出之。受指使者不知吾怒之所在,則倉惶而愈亂,愈不得於吾心,則吾之怒愈加,出愈厲。承顏而接言者亦不知吾怒之所在,以意度意,愈甚而愈吾違。故小怒則小違,大怒則大違,雖以劍挺臨之,不能使之得吾心也。是故君子之使人也,量能以任之,揣力而勞之;用其長而避其缺,振其怠而提其蹷;教其所不知,而不以我之所知責之;引其所不能,而不以我之所能尤之。誨之循循,出之申申,不震不暴,匪怒伊教。夫如是,然後懲之而不敢懟,刑之而不敢怨。詩曰:『豈弟君子,民之父母。』如是,斯可以為民之父母矣。」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