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6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左)在華府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右)會面。(圖片来源: SAUL LOEB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10月27日訊】(看中國記者程帆編譯綜合報導)中國外交部長王毅10月26日(週四)在華盛頓與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圍繞雙邊關係舉行會晤時稱,美中在兩國和地區安全等問題上存在諸多分歧,需要進行「全面對話」來「消除誤解和誤判」。不過,國會議員們提醒,不要輕易被中共謊言所矇騙。
據路透社的報導,當天,在王毅發言前,布林肯說期待與中國外長進行「建設性」會談。會晤期間,他對中國前總理李克強的逝世表示了哀悼。
王毅則強調,中美兩國擁有重要的共同利益,但也同樣面臨需要共同解決的挑戰。而深入的對話將有助於減少誤解、穩定兩國關係,使其「回到健康、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上來」。
報導指出,此次為期三天訪問主要目的是為美國拜登總統和中國主席習近平預計於11月在舊金山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上的會面做準備。
習近平在週三釋放緩和信號稱,願同美方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合力應對全球性挑戰」。
事實上,美中之間難解的癥結既多又複雜。除了北京放在首位的臺灣問題,本月以色列與哈馬斯的衝突和中東問題也為兩個世界超級大國之間的緊張關係增添了新變數,華盛頓希望北京能利用其對伊朗的影響力,阻止該地區升級為更大規模的戰爭。
儘管北京和華盛頓都表示要尋找可合作的領域,但兩國專家們預計,雙方不會立即取得突破性進展。
華府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東項目主任喬恩·阿爾特曼(Jon Alterman)認為,作為主要的石油消費國,中國能夠對伊朗施加一定程度的影響。不過,中國是否會這樣做還有待觀察。「我預計,當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戰鬥得到解決時,他們會希望在談判桌上佔有一席之地,但他們並不認為自己有多大必要或能力來加速解決。」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時殷弘則指出,「美國在伊朗問題上的立場遠非中國當局所能接受,反之亦然。在這個問題上的相互妥協可能過於有限和微小,沒有任何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王毅週四下午5點造訪美國國務院前不久,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邁克爾·麥考爾(Michael McCaul)和印太小組主席金映玉(Young Kim)發表聯合聲明,譴責中共繼續錯誤拘留美國公民,並在南中國海採取侵略性的軍事姿態。
他們還示警,拜登政府不應該相信中方的「虛假承諾」,「應要求解救在中國被扣押的美國人、停止芬太尼原藥的出口,以及停止其在印太地區的軍事擴張等方面有實際成果。」
眾議院美國與中國共產黨競爭特設委員會主席麥克·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也呼籲,美國海軍要加速生產,並提供給臺灣在中共入侵的情況下自我防衛所需的武器,如魚叉(Harpoon)反艦導彈和「SLAM-ER」空對地導彈等。
與此同時,國務院大門外,多名中國訪民揮舞著手中的牌子,上寫:「當心,別被王毅這個騙子愚弄!」「中國政府是強盜!還我家園!」等內容,並以擴音器高呼「中共是最大的騙子」等。
據自由亞洲的消息,當天抗議的訪民包括曾攔截習近平的車隊的李煥君,天津訪民李淑春,上海訪民艾福榮、廣東訪民鐘國偉和張五洲。他們因強拆、財產被官商勾結侵吞,或家人被迫害致死等常年上訪無門,並遭受打壓,甚至酷刑折磨。
儘管中國盼望與美國關係「走上正道」,但法新社援引威爾遜中心基辛格中美研究所主任戴博表示,從廣泛的層面來講,中國認為「穩定雙邊關係」意味著美國停止「不斷地挑釁」,讓中國當局能夠騰出手來集中精力於內部經濟和社會穩定。
一個可見的現象是,中國經濟不斷疲軟、房地產泡沫破裂,民眾不滿當局做法抗爭不斷;而在外交上,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緊張,更與西方對立。
據白宮介紹,27日(週五),王毅將會見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他還將在訪問白宮期間與拜登見面,但目前尚不清楚他們之間的實質性互動有多大。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