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19年反送中期間,防暴警察暴力對待年輕人。(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11月2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懷橘綜合報導)香港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有學者認為,這一人口結構也影響社會民主進程,反送中運動失敗就是由此所導致的。他說,年齡中位數超過40歲、青年比例低於20%的社會是很難實現政治轉型的。而香港的年齡中位數超過44歲,青年比例不到16%,已進入「政治更年期」。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華裔學者易富賢31日在《美國之音》發表分析文章,從人口結構層面分析社會民主進程。他表示,15至29歲的青年具有生育能力和經濟活力,同時他們也最具有政治熱情。如果15至29歲人口比例超過28%可稱為「青年潮」。
以台灣和韓國為例,兩地的青年比例從1966年的25%上升到1980年代初的32%、31%的高峰。居民可支配收入佔GDP的65%以上。社會的表現是民間力量活躍、經濟高速增長,民主熱情高漲,民運、學運此起彼伏,所以兩國在1987年完成政治轉型,當時兩國居民的年齡中位數只有25歲、26歲。
再看大陸,1989年大陸青年比例高達31%,年齡中位數低於25歲,當年發生了「六四事件」。但1989年新疆沒有青年潮,社會相對穩定。直到2009年新疆出現「青年潮」,青年比例達到32%,年齡中位數低於26歲,當年就爆發了「七五事件」。
易富賢認為在一個年齡中位數超過40歲、年輕人比例低於20%的社會是很難實現政治轉型的。他認為2019年的反送中運動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香港年齡中位數超過44歲,年輕人比例不到16%,香港已進入「政治更年期」。
他說,中老年人傾向安於現狀,因此青年人口的下降自然就降低了整個社會的民主熱情。中國大陸更是如此,過去3、40年出生的中國人多為獨生子女,他們缺乏挑戰權威的精神,在政府和父母的引導下成為 「小粉紅」。其父母們要依賴政府提供社保、醫保等社會保障,不可避免地要擁護政府。
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忽然離世,事件會不會引發另一場社會運動?對此,易富賢推測「不會」。
他解釋說,1976年周恩來去世,引發「四五天安門事件」;1989年胡耀邦猝死,成為「六四天安門事件」的導火線。因此很多人推測李克強的死亡勢必掀起另一場政治運動。他認為,現在的中國人口、經濟結構和政治心態已經截然不同了,2022年11月抗議新冠清零政策的「白紙運動」半個月就戛然而止,當年大規模、具持續性的政治運動未必再次重演。
因為目前中國社會越來越僵化,導致僵化的原因很多,他認為有三條最重要:
一、人口結構嚴重老齡化。1996年「青年潮」就已退潮,2023年大陸青年比例只有17%,中位年齡超過42歲,2040將達到52歲;
二、大陸居民可支配收入佔GDP的比例從1983年的62%降至現在的43%(國際社會普遍為60~70%),政府越來越大,社會越發散沙化;
三、中共杯弓蛇影,將一切「小亂」提高到政權安全的高度。
易富賢總結說,人口結構決定了中國今後將是「小亂不斷,大亂沒有」。對中共來說,需要擔心的不是政權安全,而是老齡化和青年比例下降導致的社會僵化和活力喪失。
話題在香港討論區引發熱議。有香港網民認同表示,八九民運是中國政治轉型的最後機會,錯過了就再沒有機會。同理,2019年是香港政治轉型的最後契機,香港人已經竭盡全力了,用血肉之軀抵擋橡膠子彈、催淚彈、胡椒噴霧,甚至真槍實彈……該網民感嘆,武力不對等,普通百姓和握有槍桿子、刀把子的中共對抗,最後肯定會敗下陣來。
還有網民感觸道,面對世界與香港的大變局,個人力量微薄,很難扭轉乾坤,但自己和下一代的命運仍可掌握,「首先希望自己和下一代成為世界公民,不會腐化成小粉紅。至於未來,希望曾孫可以看到香港獨立的一天。」
香港老齡化問題嚴重,新生兒的出生率又是全球最低。早前聯合國人口基金(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Fund,UNFPA)公佈年度「世界人口狀況」報告,指香港每名女性的生育率為0.8,是全球最低。
但香港政府的數據比聯合國人口基金的還要再低。政府統計處表示,2022年本港只有3.25萬名嬰兒出生,每1,000名女性僅有701名嬰兒,生育率為僅0.7。
有分析人士認為,在低生育率和移民潮等因素影響下,本港的年輕人只會越來越少。很多選擇留在香港的中老年人雖然反對中共,但抗爭情緒並不高昂。當年大批「勇武派」衝上街頭對抗防暴警察的壯觀場面難再上演。
但是,分析人士強調,如果中共壞事做盡,觸怒到中國人的容忍極限,不排除安於現狀的中老年人都會出來抗爭。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