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3年11月6日訊】今天,我們就從這樣一組數據開始,講述廣東當前的經濟情況。根據中國央行廣東分行的月度數據披露,2021年底,廣東境內金融機構的外匯存款餘額——注意,是外匯存款,而不是人民幣存款為1675億美元,這也是歷史峰值。到2022年底,下降到1446億美元。再到今年,這組數據經歷了一次短暫的反彈,3月份恢復到1614億美元,眼看就要追上歷史峰值,結果此後卻掉頭下行。到9月底,已經下降到了1365億美元,半年內的降幅已經達到了15.4%。從這種外匯堅定流出的趨勢來看,如果不加以扭轉,到年底,廣東省的外匯存款餘額將會下降到1100億美元左右。到明年年底,就差不多清零了。
廣東省金融機構近期的外匯存款餘額(作者製圖)
作為開改革開放風氣之先的省份,廣東省的企業和居民都有存一些外匯傍身的習慣,現在他們開始將這筆錢堅定的轉移到境外。廣東遍地都是華僑之鄉,只要願意,任何一個廣東人都可以隨便找到幾個境外的親友;全球洗錢聖地香港,近在咫尺,廣東所有的城市都有發達並且信用狀況極好的地下錢莊體系,廣東人要轉錢出去非常容易,根本就不是難事。無論政府怎樣圍追堵截,只要廣東人鐵了心要把錢轉出去,就算手背肩扛的從羅湖口岸過關,也用不了多長時間,根本就攔不住。而這種可怕的資金流出浪潮,就是今年以來廣東經濟的主旋律。
在居民人民幣存款餘額數據上,今年9月份,全國居民人民幣存款餘額134.7萬億,對比去年底的120.3萬億,增幅12.0%。這是全國的老百姓都在存錢,準備應對經濟寒冬的自然反應。而在廣東省這邊,9月份廣東居民人民幣存款餘額12.46萬億,對比去年底的11.26萬億,增幅10.7%。廣東居民的人民幣存款餘額增幅,居然顯著低於全國的平均水平,逆轉了此前一直大幅超出全國均速的趨勢,這當然不是因為全國最富裕的廣東人民,到今時今日就掙不到錢存不下錢了。原因只有一個:廣東人民要應對寒冬,還有另外一條路,資金出境。
在對外投資這種合法合規的出境路徑上,廣東人民當然更加不會讓人失望。根據廣東省政府每月發布的對外投資合作統計報告,2021年廣東省對外投資規模170億美元,2022年就增長到221億美元,增幅達到30%,而當年度全國的對外投資規模減少了22.5%。2023年1至8月,在監管力度大幅提高之後,廣東省的對外投資規模依然達到146億美元,同比增幅6.2%。
資金離境,事實上就意味著產業、財富和人才一起離境,廣東的實體經濟因此絕對不會好看到哪裡去。在生產領域,截至8月底,廣東省工業企業的虧損率為30.5%,而全國的平均水平為27.5%。截至8月底,廣東省的工人數量減少了4.7%,而全國的工人數量減少3.4%。1至8月份,廣東省的工業出口交貨值同比減少了8.3%,而全國減少5.1%。
廣東省與全國在生產、出口及消費層面的數據對比(作者製圖)
而在消費領域,廣東省1-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絕對值增速為5.7%,而全國為7.0%。可以說,從生產、到出口、再到消費,廣東已經全面落後於全國的平均水平。最關鍵、也是最麻煩的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廣東省的稅收收入完全喪失了增長性。根據廣東省稅務總局的季度數據,今年前三季度廣東省實現的稅收收入,也就是包含了上繳中央的國稅和留在地方的地稅的全部稅收收入為19316億元,對比去年同期的18583億元,增幅僅僅只有3.94%,而全國範圍內的稅收增幅則為11.9%。要知道,去年緩繳的增值稅在今年補繳的因素,全國各地的稅收收入都出現了大幅上漲,但是,廣東硬是在稅收方面喪失了增長性,大幅落後於全國的平均水平。這只能意味著一件非常殘忍的事:一直以來,為中國的財政轉移支付做出了最為卓越貢獻的廣東省,開始喪失向中央財政上繳稅收的能力。
這麼說吧,局勢發展到了現在這一步,根本就無法挽回。想要阻止廣東的資金外流,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因此根本就絕無可能。這裡簡單列舉一下:第一條,在制度上,徹底禁止權力肆意侵害民企。這就根本不可能做到。在中國,權力絕對不會捆綁住自己的雙手。第二條,取消國企的壟斷地位;第三條,取消少部分人的特權地位;第四條,賦予老百姓參政議政的權利;第五條,保障老百姓的言論自由和出版自由,等等等等。類似這樣的要求,這裡可以隨隨便便列舉出幾十條來。而所有這些事情,都是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後,只搞經濟體制改革,堅決不碰政治體制改革這一塊所留下的歷史欠債。這些欠債現在根本就不可能還清,中國也絕無可能重啟改革。
所以,我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局面一天天的糜爛下去,向著地獄的入口,一步步的墮落下去……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宇真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