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一個人身上的教養從這幾處看(圖)

 2023-11-17 16:4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戰國時代儒家代表荀子畫像。
戰國時代儒家代表荀子畫像。(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先秦著名思想家,荀子(約前325—前238)名況,戰國末期趙國(今山西南部)人。他繼承儒家的學說,但和孟子的「性善説」不同的是,荀子提出「性惡論」,在這個基礎上形成了他獨特的教育思想。

比如,荀子說,「向是而務,士也;類是而幾,君子也;知之,聖人也。」即,學習是以聖王為榜樣,向著這一目標努力的是「士」,接近這一目標的是「君子」,達到這一目標的則是「聖人」。荀子的思想強調「隆禮」、「重法」,在教育上重視禮的作用。無禮之人,是沒有受教育,沒有教養的人。從以下荀子的名言,可以看出荀子強調的人的基本教養是哪些方面。

1、「快快而亡者,怒也。」~不遷怒他人

荀子說:宣泄憤怒的情緒,雖然心情暢快了,但卻會惹禍上身。

為求一時痛快、而把情緒發泄到別人身上,是利用他人的容忍來實現自己的快感。

看似是情緒的宣泄,但這不僅傷害了那些容忍自己的人,也讓自己的自控力越來越薄弱,行為越來越容易受情緒左右。放縱憤怒,輕則口角惹事,重則激情犯罪。

但憤怒,不能放縱,也不能放棄。

真正的憤怒,源於他人對自己底線和原則的侵犯。倘若壓制情緒,一味地容忍,不僅更容易遭受不公平待遇,而且長期以來,容易壓抑成疾,喪失共情能力。

選擇恰當的表達情緒的方式,是提高情商的重要一課。

2、「察察而殘者,忮也。」~不苛求

荀子說:看得太清的人,有時會傷害到別人,也會傷害自己。

明察秋毫,能洞察他人身上的優劣善惡,固然無可厚非。恰當地指出不足之處,讓人心悅誠服,可謂是「諍友」。

但斤斤計較、一味苛責他人,便只是把挑毛病的愉悅感建立在他人自尊心受損的基礎上。

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刻薄之人,又有誰願意與之交友呢?

朋友如此,家庭更應如此。

父子之間不責善,夫妻之間少是非。良好的關係,需要愛來澆灌,需要彼此之間的善意來呵護。

是非對錯,有時並不那麼重要。難得糊塗,讓人與人之間多些溫暖、多些舒適。

3、「博而窮者,訾也。」~不賣弄

荀子說:利用博學來壓倒他人,反而說明他缺乏教養

「酸秀才」們,會把知識當作爭強好勝的武器,用廣博的知識來駁倒他人、戳人痛處,以此獲取內心的優越感。然而,又有誰真的認為他們學識淵博呢?

真正博學的君子,知書達理,溫文爾雅,長於寬容,善於聆聽。

高情商是天生的嗎?不。

它源於我們對知識的學習與貫通,源於我們對他人的觀察和理解,源於我們那善良而誠懇的心靈。

4、「清之而俞濁者,口也。」~不辯解

荀子說:只用言說口辯來澄清一件事,會讓它越來越模糊。

澄清一件事,最好的方式是付諸實踐,用行動證明自己。

而最壞的方式是解釋與推脫,把責任甩到別人身上的同時,也失去了他人對自己的信任和尊重。

能言善辯,不如腳踏實地。

5、「豢之而俞瘠者,交也。」~不討好

荀子說:付出越多,情感越淡的友誼,是最壞的關係。

笑臉相迎,曲意奉承,需要通過取悅他人來維繫的友誼,自然不能長久。

越是討好,你的付出便越是廉價。一味地卑微,只會讓人漠視你的尊嚴與人格。

君子之交淡如水。真誠的友誼,是心心相印,是同舟共濟,是患難與共。

相互溫暖扶持的,是益友;相互批評建議的,是諍友。

6、「辯而不說者,爭也。」~不爭論

荀子說:有理有據的辯論卻無法說服別人,是因為他只是為了爭個輸贏對錯。

辯論,貴在說服他人。倘若只爭個對錯、爭個臉面,那麼即使把人駁得啞口無言,也讓人口服而心不服。

練拳先練挨打,辯論先聽人言。

學會聆聽,是辯論的第一要義。真正理解他人的困惑與需求,才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與人共同商量解決方案,讓人心服口服。

7、「直立而不見知者,勝也。」~不傷人

荀子說:正直的人不被人理解,是因為他的直爽傷害了他人。

「對不起,我說話很直」,成了隨口傷人的免罪金牌。

心直口快的人,容易忽略他人的心理感受,只是一股腦地將自己的所思所想表達出來。有時候,正是場合、時機以及表達方式的不恰當,一句善意的批評,卻會造成超乎意料的傷害。

比如,當著所有人的面,批評朋友行為不端;

比如,小情侶早已分手,仍當著女孩兒的面聊起她那前男友的種種是與非;

比如,對方已經暗示你不要再說了,仍滔滔不絕地敘述那無聊的故事。

《周易》云:「修辭立其誠。」人與人交往,雖然貴在真誠,但同時也應注意修辭,注重表達方式。

把意見轉化為商量,會讓人聽得更舒服:「你錯了」,不如「你那樣做可能更好」。

把指責轉化為自責,會讓人更容易接受:「你聽清楚了嗎」,不如「我說清楚了嗎」。

學會表達,才能讓直爽成為受歡迎的性格。

8、「廉而不見貴者,劌也。」~不強勢

荀子說:有原則的人不被人尊敬,是因為他棱角過於鋒利。

有棱角的人,才能在生活裡堅持自己的原則,堅持做自己想成為的人。

善良,不是一味地奉獻,也不是隨波逐流,更不是左右逢源。心地善良的人,懂得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懂得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

古人把君子譬喻為美玉:「廉而不劌」。雖然有其棱角,但卻不會割傷他人。

倘若稜角過於鋒芒,氣勢過於強盛,自以為是,不尊重他人,那麼這不僅會傷害別人,同時也會為自己埋下禍根。因為鋒芒畢露,會四處樹敵。過於強勢,孤立無援。一旦遇上難事,牆倒眾人推,最終只能自己啃下這顆苦果。

圓融與稜角並不矛盾。圓融處世,待人寬容,適當示弱,不僅能保全自己,也能讓人願意與你交往。

只有自己的底線與原則遭到侵犯的時候,我們才作出回應,敢於抗爭,敢於維護自己。

責任編輯: 文麗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