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也表示要促物價上漲,通貨膨脹之火苗頭已現。(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12月20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國家發改委召開12月份新聞發布會稱,預計明年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將回升。中國經濟下滑、消費低迷,此前中國央行也表示要促物價上漲,通貨膨脹之火苗頭已現。
中國國家發改委回應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走勢
據《北京商報》12月20日報導,中國國家發改委召開12月份新聞發布會,發改委新聞發言人李超就熱點問題進行回應。對於當前各方關注的經濟運行情況,李超表示,今年以來,外部環境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經濟運行中出現一些新的困難挑戰。
李超介紹,截至11月底,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已基本發行完畢。
根據公開發債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總計約9.1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地方政府「借錢」規模首次突破9萬億元關口,創下歷史新高,遠超過2022年全年發債規模(約7.4萬億元)。
李超介紹,今年前11個月,食品價格與去年基本持平,漲幅為近十年較低水平。這主要是受輸入性、週期性、季節性等因素疊加影響,豬肉、蔬菜等價格去年基數較高、今年高位回落。
李超稱,從豬肉看,去年下半年,生豬價格處於週期高位、產能明顯增加,今年處於週期下行階段,生豬、豬肉市場供應充足、價格低位運行,11月價格同比下降31.8%。從近日情況看,隨著「兩節」臨近,市場需求季節性增加,生豬、豬肉價格略有回升,後期可能繼續有所回升。
李超表示,從鮮菜看,去年冬季,受運輸物流一度不暢影響(編註:清零防疫封城措施),鮮菜價格上漲較多,導致基數較高;今年10—11月平均價格同比下降1.6%。
2024年前景如何?李超表示,隨著輸入性、週期性、季節性等因素有所改變,基數效應逐步減弱,預計明年CPI將回升。
中國消費價格創3年來最大跌幅
12月9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經濟數據,2023年1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環比同樣下降0.5%。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一次同比下降0.5%發生在2020年11月。這也意味著,剛剛發布的CPI創下3年來的最大降幅。
中國國家統計局同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3.0%,環比下降0.3%。由於CPI、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的同比和環比均罕見出現同時下降的情況,這一數據也引發了社會各界對物價走勢的關注。
中國官媒的這些數據與貿易和製造業數據混合在一起,凸顯北京當局進一步提供政策支持以支撐經濟增長的壓力。
據路透社12月9日報導,經濟學人智庫高級經濟學家徐天辰表示,這些數據對政策制定者來說令人震驚,「隨著開發商和地方政府繼續去槓桿化以及全球經濟增長預計放緩,2024年下行壓力將繼續加大,」徐說。
仲量聯行首席經濟學家龐溟表示,疲軟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對需求持續低迷的警告,如果中國要實現更加可持續和平衡的增長,這應該是中國的政策重點。
今年中國經濟面臨多重阻力,包括地方政府債務增加、房地產市場低迷以及國內外需求不溫不火。尤其中國消費者一直在捂緊錢包,對難以捉摸的經濟復甦的不確定性保持警惕。
穆迪日前對中國信用評級發出降級警告,稱北京救助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的成本很高,並控制房地產危機將對經濟造成壓力。
中共政治局12月8日召開的會議表示,將在2024年刺激內需並促進經濟復甦。
中國央行直言促物價上漲
根據中國央行網站發布的信息,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3年第三季度(總第102次)例會9月底在北京召開,會議分析了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
會議提出,當前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國際經濟貿易投資放緩,通脹仍處高位,發達國家利率將持續保持高位。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還提到要「促進物價低位回升,保持物價在合理水平。」
此前中國央行平的表態是平抑物價、保障百姓基本生活,但如今卻公開表示採取一切措施促進物價上漲。學者認為,這是未來物價上漲的信號。
貴州大學退休教師彭先生此前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說,央行貨幣政策會議提出的所謂促進物價低位回升,明顯是一個信號:「就是要漲價,這是一個信號,他們現在輿論先行,什麼房子賣不動、家電賣不動、汽車賣不動......漲價已經悄悄的開始了,要維護人民的利益,要讓利於人民,所以只有漲價才是最好的出路,實際上他們也繃不住了。」
彭先生說:「未來十年,說是最難過的,看能不能度過這一關。」
北京居民郭利表示,在民眾收入沒有增加的情況下,拉高物價無助於刺激經濟,更會影響居民消費意願:「收入都下降了,這會讓更多的家庭生活雪上加霜。因為只有工資增長,物價才隨之增長,但是現在聽到的很多是壞消息。」
河南開封居民張先生說,因為油價上漲,他把自己的汽車出售,改用相對省油的摩托車:「特別是下半年,東西價格漲得太厲害了。汽車加油,油價漲得受不了,負擔很重。現在生意又難做,我住的樓下好多店都關了。」
中國經濟很可能出現停滯性通貨膨脹(滯脹)
中國國家統計局12月15日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11月房地產行業惡化,原因是購房者負面情緒和負債纍纍的開發商降低了銷售和投資,而更廣泛的零售業活動低於預期,表明需要更多支持來提振需求。
由於房地產市場的困境、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和全球需求疲軟減緩了復甦勢頭,中國經濟在新冠疫情「清零」政策放鬆後一直難以實現強勁復甦。
一連串的政策支持措施被證明只是有限的益處,這給北京當局帶來了推出更多刺激措施的壓力,正如分析師表示的那樣,經濟運行速度不佳,長期存在的問題仍然存在。
「臨近年底,交易通常會低迷,房地產行業總體上不想承擔更多槓桿作用,而且房價與城市收入相比仍然過高,」恆生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王丹表示,「人們只會等待這種螺旋式下降的結束」。
分析師警告稱,除非政策制定者採取措施重新調整經濟方向,否則中國經濟可能陷入日本式的長期停滯。
「我們認為,官員們低估了中國經濟放緩的結構性程度,而且不會那麼容易扭轉,」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中國經濟主管朱利安.埃文斯-普裡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在一份報告中表示。
也有觀點認為,中國經濟處於滯脹的狀態。
中國官媒《證券時報》此前發文表示,長波經濟週期理論認為,大致50年出現一輪經濟週期,20世紀70年代到現在正好差不多是50年的一次輪迴,所以,一些重要的經濟現象再次出現。例如,滯脹。
滯脹是指高通貨膨脹率與高失業率並存的一種經濟現象,其特點包括高失業率、高通貨膨脹率、低投資率、低勞動生產率、低經濟增長率等。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