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政府過度借貸 前財政司憂結構性赤字殃及下一代(圖)

 2024-03-04 21:4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圖為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圖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處)
圖為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圖片來源:香港政府新聞處)

【看中國2024年3月4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懷橘綜合報導)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上個月28日剛剛發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面對連年財赤,政府並無任何大動作,《預算案》也沒有給社會任何希望。前任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社交媒體撰文評論政府財政情況,擔心香港要進入借債度日的年代,以至用「債冚債」(編註:指借新債還舊債)。

曾俊華在帖文中說,自問都算是一個樂觀的人,但當見到自己的家,財政狀況每況愈下,就不能說不擔心,主要不是擔心有年資的上一代人,而是擔心在香港生活的年輕一代。

他說,以前幫香港看著賬本的人(編註:指財政司司長),被人批評為「守財奴」,自己當年都會整天被人指責:「留著那麼多錢在庫房做什麼呢?」但掌櫃當然有掌櫃的用意。

今次《財政預算案》提出下年度發行政府債券1,200億(港元,下同)。另外,政府亦計劃未來5年發債逾6,000億,推動北部都會區及其他基建項目。

曾俊華擔心「香港將要借貸度日」。他說,無可否認,香港已經正式進入結構性財政赤字年代,政府自然要尋求開源之道,節流之法。最理想情況就是經濟暢旺,政府所有的稅收大豐收,賣地理想,但這個景象恐怕一段時間內都未必可以重現。

回歸過往經歷,他說,歷任財政司在位之時曾經都想爆頭,思考所有可以增加政府收入的方法,加稅加費就當然啦,但是想過、衡量過,都想不出有什麼措施是不會帶來極大痛苦。全部都是不容易實行的。正如搞標準稅率設兩級制,以及住宅物業累進差餉,兩樣措施一年增加的收入都不足20億,對比一千多億的債,根本是杯水車薪。

雖然全世界很多政府均有用發債支持政府經常運作,所以有人認為債務佔GDP一成多都不算大問題,但曾俊華指,香港只是一個地方特區,不可以大量印鈔,所以拿香港和其他國家相比似乎不太適合。

他強調,永遠不可以用借來的錢,應付日常開支,如果發債是用來做大型的基建投資項目,等落成後有長期的經濟回報,咁樣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連年發債用來支付日常開支,以至用「債冚債」(編註:指借新債還舊債),香港的財政儲備就會乾塘。

庫房空虛會帶嚴重後果,曾俊華說:首先,香港的信用評級必然會有影響,從外國經驗來所,為了支付債務利息,加稅加費就會陸續有來,然後各項公共服務大縮水,這都要由子子孫孫去承受。何況目前仍然處於高息年代,推出的債券沒有四、五厘利息,都未必吸引到買家,但高息借貸會給政府帶來更大壓力,當政府要做投資時,就只能選擇至少十厘利息的回報去支持?而這並不現實,所以借債不是一個行得通的方法。

曾俊華建議,一定要減少政府支出,包括經常開支,也要留意非經常性開支,比如基建項目,否則政府就永遠都走不出結構性財赤。如果任由結構性財赤,長此下去,也違背《基本法》要求政府的公共財政要量入為出的要求。

4日,現任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反駁指,國際都認同香港財政非常穩健;政府經營帳目及綜合帳目,預計分別於兩年及三年後恢復收支平衡,市民毋須擔心;又指政府有大約7,000億元儲備,不急於一時發債,息口始終會回落。

有香港網民留言指,曾俊華指出的問題很實在,也很有道理,歷任財政司司長(包括曾俊華)都有著一個相同的原則和信念,就是「居安思危,量入為出」。財政儲備本身只有一個目的,就是「以防萬一」。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身處於金融氣候之中,稍有不慎就會淹沒於金融風暴,被金融風眼所吞噬。雖然天氣可以預則,但天也有不則之風雲,多留儲備就是這個意思,所以要做守財奴。而今日財政司司長是敗家子,為了中共的國家安全不惜打劫香港人及其下一代。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