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趙孟頫的書法為何評價兩極?二字是關鍵(組圖)

 2024-03-11 10: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趙孟頫 楷書《玄妙觀重修三門記》
趙孟頫的楷書和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並稱「四大家」,圖為楷書〈玄妙觀重修三門記〉。

趙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號松雪道人。天資聰穎,博學多能。「詩、書、畫」三絕,又精通音律、篆刻、佛學等,是當代書法和文人畫的領袖人物。書法和鮮于樞、鄧文原並稱「元初三大家」。楷書和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並稱「四大家」,世稱「趙體」。文人畫又與高克恭、李衎、商琦並稱「元初四大家」。

出仕元朝 寄情詩書畫創作

趙孟頫。楊叔謙繪 《趙魏公小像並公自書重緝尚書集註序》
趙孟頫是宋太祖第十一世孫,和錢選等人並列「吳興八俊」。

趙孟頫是宋太祖第十一世孫。宋亡以後,辭官回故鄉吳興家居,致力於學,和錢選等人並列「吳興八俊」。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大陸,統一中國後,非常注重文藝教化。元世祖命程鉅夫「搜訪遺逸於江南」,趙孟頫受薦出仕,元世祖讚賞其才貌,驚為「神仙中人」。累官至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世稱「趙承旨」,名滿天下。死後追封魏國公,諡文敏。

趙孟頫身為宋皇室的後代,卻在異族朝廷為官,為宋朝遺民所不齒。雖備受皇帝禮遇,畢竟不是蒙古本族人,即使看似位高權重,內心仍壓抑不暢,且屢受元朝的貴族排擠。他在〈自警〉詩中說:「齒豁頭童六十三,一生事事總堪慚。惟有筆硯情猶在,留與人間作笑談。」此種環境讓他更加寄情於詩書畫創作,成為中國文化藝術領域的全才,尤其對後世書法和繪畫的發展影響深遠。他的詩人妻子管道昇、兒子趙雍也都是精通書畫的名家,元朝畫家、著名的「元四家」之一王蒙則是他的外孫。

力倡復古 使書風復歸平正

趙孟頫 行書右軍四事(局部)
趙孟頫力倡「復古」,以二王為楷模。圖為行書《右軍四事》(局部)。(以上圖片來源皆為公有領域)

南宋偏安一隅,君臣安於享樂。一些書法家的才情不如北宋書法大家,又承襲北宋「尚意」書風,著重表現書法家胸中意氣而輕法度、恣肆求怪,以致書壇衰頹不振,「南宋無大家」。此時,元代書壇巨擘趙孟頫力倡「復古」。跳過唐、宋,以二王為楷模,直追魏、晉,力挽狂瀾,承擔起復興和傳承右軍筆法的重任,使書風復歸平正。

宋元書法家多擅行、草,而趙孟頫各體皆精。他全面向古典學習,尤其取法正統的晉人書風。楷書學王獻之〈洛神賦〉,草書習王羲之〈十七帖〉,又對〈蘭亭序〉下了極深的功夫。集晉唐書法大成,重新建立古典風格嚴謹的法度,使書法邁向正軌。《元史》本傳曰:「孟頫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天竺有僧,數萬里來求其書歸,國中寶之。」

趙孟頫的書法雖力主追摹晉、唐,但並非晉、唐的翻版。他的書法結體端莊工穩、筆畫舒展,既有晉人清雅俊逸的風度、靈秀婉媚,又清麗通俗、極其平易,展現自我的風貌。以楷、行、草三體最精,小楷尤為諸書之冠。明代文壇領袖王世貞稱譽:「上下五百年,縱橫一萬里,復二王之古,開一代風氣。」

趙孟頫傳世的書跡頗多,著名的有小楷〈道德經〉、〈汲黯傳〉;楷書〈湖州妙嚴寺記〉、〈壽春堂記〉、〈膽巴碑〉、〈仇鍔墓碑〉;行書作品〈赤壁二賦帖〉、〈洛神賦卷〉、〈千字文〉、〈定武蘭亭十三跋〉等。

評價兩極 中國人重視氣節

歷來對趙孟頫書法的評價存在截然不同的兩極看法。貶其為「奴書」者,以道德的角度否定其人品和書品。

導致南宋滅亡的「崖山海戰」中,丞相陸秀夫背小皇帝趙昺跳海殉國。隨之十多萬皇族、軍民、士庶亦相繼跳海自盡的慘烈,極度震撼人心!雖說改朝換代,一朝天子一朝臣。有些飽學之士隱逸不出、拒絕做官,但本已享盡榮華富貴的南宋貴族趙孟頫,選擇的卻是效忠異族。在向來重視民族「氣節」的中國人眼裡,氣節有虧者即使才高八斗,也會被群起攻之,這正是趙孟頫心中痛苦,屢次辭官的原因。

不過,歷史的安排或許總有其道理。高官厚祿提供趙孟頫藝術生涯的優渥環境,他也終其一生都力求透過自身的影響力,將正統的晉人書風發揚光大,影響後世數百年。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