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鬼使神差」的故事。(繪畫:志清/看中國)
「鬼使神差」是一句成語,事情的結果出人意料,就被認為背後有鬼神相助。實際上萬事都有前因後果,想得到鬼神相助也要有前因。清代學者袁枚在《子不語》裡記載了兩則科場考試得到鬼神相助取得功名的故事,能很好的詮釋鬼使神差這個成語。
第一個故事:神定的第一名
江西有個叫周力堂的學士,參加雍正元年(1723年)鄉試。這科的試題是「學而優則仕」。周力堂的文章寫得十分深奧,房考官張某讀不懂他的文章,大怒,用紅筆批註校改,然後放到不能錄取的卷子堆裡。
到了晚上,各房的考官都回去休息了,房考官張某忽然說起胡話來,還自己扇自己的耳光說:「這樣好的文章,你卻看不懂,還厚著臉皮做房考官!」自罵自打不停。家人以為他中風,就急忙把各位房考官請來,翻檢張某批的卷子,他們看了周力堂的文章,也都不很理解,於是說:「試著把此文卷送上去,怎麼樣?」大家都同意了。
主考官是禮部侍郎任蘭枝,他看了這份卷子後,驚嘆的說:「這真是奇文,所有考卷中,沒有比它更好的,可以定為第一名。」當時,副主考官德公,看文看得倦了,趴在案上打瞌睡。任蘭枝等他醒後,告訴他這份文卷的情況,德公問編號是什麼?任蘭枝說是「男字第三號。」德公說:「用不著看了,就確定為第一名吧。」任蘭枝問他原因,他說:「我剛才睡得正熟,忽然見有金甲神來向我祝賀說:『你的第三個兒子,中了第一名。』現在得男字第三號卷子,豈不是應驗了嗎?」說完,再看周力堂的考卷,也大加嘆賞,於是定為第一名。
張榜公布後,大家問周力堂本次鄉試房考官張某夢中囈語是怎麼回事,周力堂什麼也不知道。後來周力堂官至福建巡撫,南河總督。惠民很多,政績良好。
有德者,鬼神才敢出手幫助(繪畫:志清/看中國)
第二個故事:這才是鬼使神差
雍正四年(1726年),江南鄉試,當時聘為房考官的,都是近省進士出身的官員,個個少年英俊。有個叫張壘的,中進士年份很久了,他非常敬神,每天晚上,他必定焚香對天禱告說:「我張壘年紀大,學業荒疏,怕擔當不起考官的事,若試卷中有好文章,或者他祖宗積有陰德的,懇求神明在暗中提醒我。」
各房考官都笑張壘痴傻,就糾結在一起戲弄他,他們折了一根細竹竿,等張壘在燈下閱卷,把一份不予取中的卷子放到旁邊時,就把竹竿穿過窗紙,輕輕地挑他的帽子。這樣挑了三次,張壘十分吃驚,以為是鬼神果然顯靈了,就整頓好衣冠,向空中祭拜,又禱告說:「這張考卷文章確實不好,但神明提醒我,想來這個考生一定積有陰德。如果真是這樣,求神明再像前面那樣,指示我一次。」
那幾個房考官們聽了,心裏更加暗笑,等他再次把這張卷子放在旁邊時,又用竹竿挑他的帽子。這次,張壘不再看卷子,並把卷子一直捧到堂上,準備交上一級複審,但那兩位主考官已經休息了。於是張壘去敲他們的房門,告訴他們:因為深夜神明提醒他,他才來找主考官審定。主考官瀋近思讀了這張卷子,說:「這篇文章寫得很好,完全可以取中,你何必藉口神明指教呢?」那幾個戲弄他的房考官們聽見了,都閉口不敢再說什麼。
等到張榜後,見這張卷子也被取中了,大家都喧鬧起來,笑著告訴張壘說:「這是我們戲弄你的。」張壘正色說:「這不是我被各位戲弄,而是各位被鬼神戲弄了!」大家聽了,仔細想想,反倒覺得張壘講得很有道理,原來這就是鬼使神差。
這兩則故事沒有點明得到鬼神幫助的這兩個考生的家庭情況以及人品如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鬼神做事也要遵循天理,沒有他們家族或者他們自己的積德在先,鬼神也不敢暗中相助。人看不到積德與福分的關係,但是鬼神看得見,有德者,鬼神才敢出手幫助。
(原文題目〈鬼使神差有前因〉,文章有刪減)
責任編輯: 陳納新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