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6日,普京和習近平出席紀念中俄建交75週年音樂會(圖片來源:SERGEI GUNEYEV/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6月18日訊】5月16日至17日,應習近平的邀請,普京對中國進行了為期兩天的國事訪問。訪問期間普京參與了一系列行程,包含與習近平發布兩國聯合聲明,赴哈爾濱出席第八屆中俄博覽會,參加「中俄文化年開幕式」,與哈工大學生交流等等,看起來與中方互動熱絡。外交部在記者會上也宣稱,中俄兩國元首都把彼此國家當做自己新任期出訪的首站,充分體現了兩國元首的高度互信和密切互動。密切互動是不假,因為據統計,2013年習近平上臺以來,迄今已和普京會面達40餘次。但普京和習近平真的「高度互信」嗎?換句話說,俄羅斯真的相信中共嗎?我認為,中國和俄國之間不可能有真正彼此信任的同盟關係,理由有三。
第一,從現實利益的角度出發,中國並沒有真的想和西方全面為敵。2021年開始,中國提出與俄羅斯的戰略合作「沒有禁區,沒有上限」。一年之後,俄烏戰爭爆發前三週,普京前往北京參加冬奧會開幕式,與習近平發表聯合聲明,聲明中再次寫到,中俄兩國「友好沒有止境,合作沒有禁區」。這種友誼看似無上限,但由於中國不願意真的得罪西方,所以中方儘管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但在公開場合始終宣稱中立,主要論調以批判對俄羅斯的制裁為主。同時到目前為止遵守了美國的告誡,沒有向俄羅斯提供武器和彈藥。6月13日的G7峰會上,澤連斯基也表示習近平在電話中向他承諾,不會向俄羅斯出售任何武器,這表明習近平對普京的支持依然是有保留的。另外,今年四月,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向中國發出警告,要求中國不要再向俄羅斯提供製造武器的相關工業技術,包括晶元和發動機等,不然美國將考慮對中國金融機構實施制裁。隨著西方對中國的忍耐度越來越低,中國對俄羅斯的支持還能持續多久,非常值得懷疑。
第二,從價值觀上來說,俄羅斯歷史上長期擁有「彌賽亞情結」,認為俄羅斯是上帝選中的民族,肩負特殊的偉大使命。這種優越感導致俄羅斯在外交上一貫以全球性大國自居,絕不甘於做別國的藩屬,民眾也偏好外交風格強硬的領導人。但俄烏戰爭中普京嚴重依賴中國輸血,兩國的地位已經不再平等,長此以往,俄羅斯很可能淪為中國的附庸。另外,俄羅斯的種族主義根深蒂固,從江東六十四屯慘案,到疫情期間俄羅斯警察大舉搜捕當地華人,歷史上屠殺和歧視亞洲人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無論是領導層,還是普通民眾,都絕不會容忍俄羅斯聽命於中國,成為大號朝鮮。總而言之,中俄兩個大國不可能長期和平共處,同盟關係也不可能長期維繫。
第三,俄羅斯與西方交惡,將導致其原本的國際勢力範圍被中國逐漸蠶食。比如中東地區傳統上屬於俄羅斯的勢力範圍,但俄烏戰爭迫使普京把所有資源都集中到了烏克蘭,使得俄羅斯在中東的影響力衰減。於是中國趁虛而入,藉機擴大在這一區域的影響力。去年沙特和伊朗在北京宣布恢復外交關係,今年四月哈馬斯和法塔赫在北京舉行會談,都表明中國正積極介入中東事務。這對俄羅斯的國家利益是嚴重的破壞,普京不可能完全放棄國際影響力去迎合習近平,這種不滿是兩國關係的潛在危機源頭之一。總之,普京和習近平看似親如手足,但其實各有盤算,兩國同盟關係能維持多久,實在難說。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