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稱要像汽車一樣建立房屋的體檢和保險制度。(圖片來源:ADEK BERRY/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8月28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房屋養老金制度引發輿論熱議,人們質疑錢從哪裡來的同時,對官方的意圖議論紛紛,中國央行主管的《金融時報》稱,要像汽車一樣建立房屋的體檢和保險制度。
中國央行發聲
「研究建立房屋體檢、房屋養老金、房屋保險制度,構建全生命週期房屋安全管理長效機制。」近日,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建部)副部長董建國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再度提出要建立房屋保險在內的房屋三項制度。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中國城鎮有接近20%的既有房屋建成年份超過30年,意味著這些房屋都將進入設計使用年限的中後期,並且這一比例還將不斷增加,預計到2040年前後,有近80%的房屋將進入「中老年」階段。
中國央行主管的《金融時報》8月27日發布文章稱,房屋保險制度並非新概念。2022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全國自建房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提出,要「完善房屋質量安全強制性標準,研究建立房屋定期體檢、房屋養老金和房屋質量保險等制度」。2023年3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5個部門聯合發布《關於加強經營性自建房安全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積極探索創新房屋安全管理方式方法,開展房屋定期體檢、房屋養老金和房屋質量保險試點。
文章引述住建部部長倪虹的言論稱,「在使用上,要像汽車一樣建立房屋的體檢和保險制度。」
文章表示,房屋保險應像汽車保險一樣,成為中國一項基礎性的制度安排。應以政策性保險為基礎、商業性保險為補充,完善房屋保險體系。
根據官媒的表態,或意味著未來中國央行和中國銀保監會將對提供進一步的支持。
上海等22個城市目前正在進行試點房屋養老金
根據中國住建部副部長董建國的介紹,上海等22個城市目前正在進行試點。房屋養老金個人賬戶通過繳納住宅專項維修基金已經建立,試點的重點是政府將公共賬戶建立起來。
上海市房地產科學研究院一份報告指出,目前,中國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結余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結余超過百億元,但累計使用資金僅佔累計歸集資金的10%左右,成都和深圳分別約為4%和5%,大量資金沉澱未有效利用,且單項使用率不均。
中國房地產研究機構中國指數研究院(中指院)分析師認為,隨著中國房地產市場逐漸進入存量時代,需要維護、改造的老舊房屋佔比快速提升,僅依靠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已經難以滿足小區維護改造需求,亟需增量資金入場。
中國大陸媒體引述分析人士報導,認為此次中國住建部表態後,房屋養老金制度的試點已邁出關鍵步伐,預計隨著試點的進行,房屋養老金制度後續有望進一步推廣到更多城市。
在中國社交媒體上,中國民眾議論房屋養老金認為,「加強版房產稅來了」,「建立房屋體檢、房屋養老金、房屋保險制度是換個說法的房產稅」,「無免征額、見房就收」。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法學院院長尹飛發文表示,房屋與普通商品相比,其生命週期較為漫長。在這個過程中,為了保障房屋安全與正常使用,必然會出現房屋及其附屬設施設備的保養、維護、維修乃至更換、重建的費用。這類費用,就可以稱作「房屋養老金」。目前制度設計中涉及的房屋養老金,僅限於城市規劃區內、以區分建築物形式存在的住房。
文章表示,這次建立的房屋養老金制度,主要是使用公共資金、建立房屋養老金公共賬戶。目前,房屋養老金公共賬戶的款項來自於公共資金,按照「不增加個人負擔,不減損個人權益」的原則,由地方政府探索資金籌集渠道。因此,此次建立的房屋養老金公共賬戶不會加重業主負擔。
中國房屋養老金的真實目的
時政分析人士任重道撰文《中國房屋養老金 百姓爬過一坎兒還有一大劫》指出,目前,中國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以下簡稱「維修基金」)結余超過1萬億元。申請維修基金需要由業委會或者物業公司代為申請,區級住建局和市管理中心審批之後,再通知專戶所在銀行,將資金劃到專戶,繼而才能使用。
文章分析指出,20年以內房齡的房子的維修基金已經沉澱了至少1萬億元,官方很難動用。而30年以上房齡的房子想要維護、維修和改造等,沒資金。這就涉及所謂的「老破小」了,「老破小」一般指那些在主城區30-60平方米的老房子,經過房改的房產或是職工房之類的,年代久遠,戶型簡單,沒有電梯,沒有物業管理,居住密度高,小區環境差,沒有停車位等。
一般來說,主城區的老房子大部分都是政府、機關、央企、國企和軍隊之前建造的房子,以福利分配的方式給公務員、員工和家屬使用。後來出現房改,1998年7月3日,中國國務院出臺《關於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要求1998年下半年起停止住房實物分配,逐步實行個人購買住房。
於是上述人員以比較的價格買下了房產,這次房屋養老金主要就是針對房改之前的房子,也就是和政府、機關、央企、國企和軍隊相關的人員,和一般老百姓沒什麼關係。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