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科学与生活》杂志日前报道,俄科学院通讯院士叶夫西科夫等研究人员将母鼠分成了A、B两组,并为每只母鼠配备了笼舍。在繁殖季节,科研人员为A组的每只老鼠“分配”了一只公鼠,使其在没有选择余地的情况下配对;B组老鼠则被允许“选夫”,研究人员将不同公鼠笼舍的铺垫物放入母鼠笼舍,如母鼠偏爱某铺垫物上的公鼠气味,研究人员便让拥有该铺垫物的公鼠与母鼠配对。
为了检验公鼠的“责任心”,工作人员在幼鼠出生一天后便将它们的父母从笼舍中取出,并把幼鼠从笼舍内的鼠窝中移出。之后,再将幼鼠的“父亲”单独放入笼舍。如成年公鼠能在10分钟内至少将1只幼鼠送回鼠窝的话,该公鼠便被假定为有“责任心”的父亲。经过5次检验科研人员发现,B组中有“责任心”的公鼠比A组多了近1倍,而当B组母鼠产下第二窝幼鼠后,有“责任心”的B组“父亲”还会明显增多。
实验结果还显示:一、有“责任心”的公鼠攻击性不高;二、极具攻击性的公鼠大多不关心子女;三、生性呆板的公鼠很难找到配偶;四、能为自己选择好丈夫的母鼠本身也是有爱心的“好妈妈”。
叶夫西科夫认为,上述研究成果说明,性格迥然不同的公鼠体味不同,而母鼠能够根据公鼠的体味给未来的幼崽选一个“好爸爸”。
- 关键字搜索:
- 老鼠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