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共和精魂今安在?--《走向共和》观感(上)

 2003-10-16 18:44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易大旗:

身在海外,初睹电视剧《走向共和》已慢了几拍。先前未见国内有几多佳评,竟以为又是《雍正王朝》的余绪,为威权政治敬献赞歌。细观之下,却颇为感奋,这是部难得一见的历史正剧。

《走向共和》气魄颇大,以浓墨重彩重现了一轴晚清至民初的时代画卷。不消说,它属于文艺作品,其生命的脐带却来自史实。在中国若要真正尊重历史,颇为不易,这就是顾准所言的“史官文化”,他指出:“所谓史官文化者,以政治权威为无上权威,使文化从属于政治权威,绝对不得涉及超过政治权威的宇宙与其他问题的这种文化之谓也。”史官文化这个概念并不独指史学范畴,但在史学研究中尤为定于一尊的金科玉律。中国自先秦文化始,就与古希腊的城邦文化泾渭分明,“史官文化”植根于东方专制主义,在史学范畴便是泛道德化,“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文天祥《正气歌》)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在青灯黄卷下建造道德牌坊和道德的耻辱柱,“为乱臣贼子惧”,国家之正朔就是统治政权,古今诸事的取舍与废存,都须从至尊权威的稳定着眼,此乃千秋基业也。

国人固有之历史常识,均拜“史官文化”所赐。清末民初距今人仅百年,牌坊与耻辱柱已林立其间,各色忠奸脸谱出没其里。国民政府要修自己的忠烈祠堂,以春秋笔法,令乱臣贼子惧,自不在话下。幸而国民党政权于思想文化专制上修为尚浅,无论造神或画鬼,都无甚建树。诚然国民政府也不是什么好鸟,且看国父的遗训:军政、训政、宪政,国民政府亦如慈禧太后一般虚与委蛇,能拖则拖,然而国府败走台湾之后,到底还是履行了。若论“走向共和”,国共之分野,亦在于此。

将历史公式化虽非始于本朝,但把历史“饲料化”而用以喂养下一代,却是本朝的杰出贡献。吃标准化的饲料便生就标准化的头脑,当一个掌握了绝对真理的人听到异样的声音,他的抵触是如此愤怒,觉得基本常识受到了颠覆,连自己的智慧都受到了侮辱。《走向共和》播出,一时间激起坊间滔滔劣评,正是源自这种本能反应,那简直是屋顶要塌下来的感觉,非要回到旧有的历史公式,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这才舒坦踏实,日子才过得下去。自不待言,较之过去的“史官”说词,《走向共和》的历史脉络人物造型与旧日脸谱颇有出入,而那些“盖棺论定”的定评,正是本朝意识形态“藏经阁”典籍里最初级的普及本。无可否认,这类教化积数十年之功,的确深入人心。《走向共和》对脸谱和教条的颠覆,无非是往史实那边靠拢,便已朝野哗然,人神共愤。

却说清史与秦汉、隋唐、宋元诸朝史册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离今人最近,资料又丰富齐全,没有几多以讹传讹、众口铄金的空间。然而,在一个集极权之大成的专制庙堂上,连“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这样的泛道德主义史笔,亦难有立锥之地。毛泽东关于电影《武训传》和《清宫秘史》的御批,“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便是头一通杀威棒,其后更是周天寒彻,史学之“党化”实属必然。恍如昨日、历历在目之清末民初,卒被“官史”的刀笔大肆取舍删削,最后统统熬炼成给当今圣朝提气补血、延寿养颜、壮阳蓄精的仙丹灵药。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历史就是这样写的。在那个令人不能呼吸的年代,一群真正的“愤怒青年”写下了自己的孤愤与绝望,一位诗人对整个世界喊出:“我__不__相__信!”另一位诗人疯了,他在铁屋里呼号:“放__开__我!”这些泣血字句,便成了那个时代的碑文。

历史掀开新页,及至80年代,国人被打散的三魂七魄渐渐归位,“千年暗室,一灯即明”,思想解放运动春潮涌动,求索新知,敢说真话的人眼见多起来了。象《走向共和》对专制文化和共和宪政的正本清源,拂拭历史的积尘与现实的迷惘,其实就是80年代思想界的主流(虽则彼时尚失之粗疏与浮躁)。令人扼腕的是,乍暖还寒的政治气候,让那盏思想之灯摇曳不已,终于被狂风吹熄,直至某夜,在坦克的嘶吼中,人们真切地听到了血泊流淌的声音……

进入21世纪,国际格局巨变,中国何去何从?从冬眠到惊蜇,中华民族面临的正是百余年前的存亡抉择,于是政治改革呼声渐起,《走向共和》便应运而生。21世纪
是全球化、民主化的新纪元,如同19世纪工业化时代猛烈摇撼着大清帝国的根基,国族兴废存乎一念之间,而目下的中国的政治腐败、社会糜烂、人心思变,亦宛如晚清。自不待言,《走向共和》触痛了大众的神经。不过,某些权力者神经末梢的疼痛,却非忧国忧民之痛,而是“慈禧太后”式的恼怒。身在江南躲避SARS瘟疫的江氏,口谕三点“意见”,指李鸿章、慈禧、孙中山等几个主要历史人物严重失实。此言一出,中宣部与央视殊感不安,旋即每集播前重审,更删去了最后大结局那一集的高潮戏----孙中山的演讲全文。

权力者的憎厌,自有奴才鹰犬去奉旨办事。“X办”马上给中央书记处发函,要求对《走向共和》的主要策划、创作人员给予“调职处分”。套用晚清的宫闱与朝堂的阵营划分,书记处那边是“帝党”还是“后党”?实在不得而知,只不过他们请了十多位清史专家来作鉴定,结果令“X办”鹰犬铩羽而归,原来清史专家群的意见是“《走向共和》基本符合历史真实。”于是,“后党”这一厢唯有退而求其次,收回人事处分建议,严令不得重播该剧。

严格而论,《走向共和》当然也有若干瑕疵,但至少它的历史脉络没有大的偏差,否则也难逃清史专家的法眼。那么“X办”之怫然不悦,原因何在?不消说,就是该剧清楚无误地揭示了中国在近代国际竞争里的惨痛失败,正在于政治变革裹足不前,宪政无门,兴国无望。在近代化起跑线上,同为封建之国,大清国比日本的起点还高,但中国的洋务运动不敢触及体制变革,而更为落后的日本实行明治维新,脱胎换骨,甲午战争,“千寻铁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它标志着两国之近代化竞争中国的彻底落败。以史为鉴,本朝“后党”之羞恼交加,在所当然;而当今“帝党”能否锐意改革,引领国家真正走向共和?其实,《走向共和》已经揭示出百年前历史的轨迹,没有人民的参与和推动,玉玺朱批诏告天下的立宪改良,终是无本之木,安能长成参天大树?

故国梦回,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望中宪政枯河,依然荒草瑟瑟。临风凭吊孙中山先生那一代先贤的情怀,真个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作者为中国作家,现居美国

---《观察》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