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黄河之水不复来 李白有知必怅然

 2004-10-25 04:57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过去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但今天,来自“天上”的黄河水越来越少,冰川融水只占黄河上游来水的不到0.63%。“奔流到海”也成了夸张的形容方式,每到枯水期,在接近出海口的河段,数百米的河床上经常只有一条十几米宽的小河在涓涓流动,李白和无数古今中国人所熟悉的黄河,已经不复存在。

  青海的玛多曾有“千湖之县”之称,境内一度有大大小小4077个湖泊,现在还有水的只剩下不到261个。前不久,这个黄河源头第一县还闹起了水荒。

  据联合早报报道,在数百公里以外的湟水河畔,因为这条黄河上游重要支流受到工业活动的严重污染,农民们引水浇田越来越小心翼翼,河道里的水多了才敢浇田。“水少了灌进地里,苗子准浇死。”一个农民说。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但这条中国人的母亲河,现在却因为子女的需索无度而百病缠身。在黄河的上游,过度的放牧和无序的开发导致草原沙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天然降水大量下渗或蒸发,汇入河流的比例越来越小。在中游和下游,人们大量的引水用水,造成黄河今天的入海水量和1950年代相比减少了四分之三。

  1972年,黄河史无前例地出现了断流,之后问题逐年恶化。过去10年里,黄河有5年出现断流的情况,在最严重的1997年,竟然有330天没有一滴水流到海里。

  水量减少了,但依靠黄河水进行的工业活动和农业活动停不下来,结果只有“挪用”维护生态环境所需的水。过去,黄河每年会把不下 10亿吨的泥沙输送到渤海,现在水少了,黄河输沙的能力大减,大量泥沙因而淤积在河床上。中国水利部下属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警告,一旦黄河出现长期断流的情况,本来沉淀在河底的泥沙可能会因为河道干涸而暴露出来,变成一条巨大的“沙龙”。届时如果刮起大风,就会出现黄沙四起的局面,沿河两岸的土壤都将沙化的威胁。

  水供给减少也降低了黄河自我净化的能力。今天,排入黄河的垃圾和污水和1980年代相比增加了一倍,一年要达到44亿立方米。不断减少的水量已没有能力消化这么多污染物。近至1970年代,黄河边还有靠打鱼维持生计的渔民,最近这几年,中下游的河段已几乎不能再捕到天然鱼类。

  官方调查显示,黄河接近一半河段的水质属于劣五类,低于三类的水已不适合饮用,劣五类水连作工业生产用途都不能,基本上已失去了作为水的价值。说得形象化一些,黄河已经丢掉了“半条命”。

  即使是已沦为“苦水”、“咸水”,人们仍要为它争个你死我活。为了确保黄河不再断流,黄河水利委员会每年年初都会和沿河省份开会决定当年各个省份的引水配额。每次的会议都是一场苦战,总会出现有人拍桌子,大家争得面红耳赤的场面。

  配额定下来后,上下游争水,左右岸争水的情况仍经常要发生,有村民为了争水而大打出手,甚至有村子为了争水而集体械斗。根据黄委会的统计,自1999年以来,河南、山东两地共发生了超过30起农民围攻闸管所,强行开闸放水的事件。

南水北调的合理性?

  这些事件让当局不得不正视黄河正在走向慢性死亡的事实。2002年,中国政府雄心勃勃地宣布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开凿东、中、西三条总长接近3000公里的运河,将长江水引入黄河。

  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建设期将长达50年。预计到了2050年,每年可从长江调水448亿立方米,或接近黄河目前全年的水量,给中国的北方,尤其是北京、天津等大城市“解渴”。

  表面上看,南水北调的合理性毋庸置疑。中国北方的耕地占全国超过60%,人口超过45%,但人均水资源只有全国的四分之一。早在1952年,毛泽东就讲过:“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也是可以的。”

  不过,尽管官方媒体宣称,南水北调完工后,黄河水资源紧缺的状况可以得到根本缓解,但许多专家在乐观中却多了一份谨慎。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学者冯浩认为,依靠黄河水为生的人,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南水北调有助缓解黄河缺水的情况,但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据估计,要从南至北调1立方米的水,平均成本超过七八块人民币,如改为投资节水工程,1立方米只需要三四块人民币。冯浩说,中央政府近来也一再强调,节约用水还是当务之急。“该节约的要节约,原来浪费的地方要杜绝掉,只有整体用水的效率提高了,调水才有意义,否则调水越多,只会浪费得越严重。”

  另有环保人士指出,因为人口的增长,长江流域的人均水资源已从1980年的2760立方米减少到今天的2270立方米,已剩下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目前南水北调是建立在长江未来有足够的水供应黄河的假设上,如果这个假设不能实现,那这个工程将沦为一个黑色大笑话。

  人能通过改造自然,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吗?或许能,但历史似乎在警告,如果无视大自然的规律,人类总会自食其果。

  黄河的水危机就是对人定胜天观的最大否定。1949年以后,横跨黄河的水坝一座接一座出现,中国政府总共在黄河流域修建了大小水库1万0100座,总蓄水能力达到720亿立方米,但黄河多年来平均的水量也只有580亿立方米,根本无法满足这些工程蓄水发电及其他方面的需要。

  需索无度的取水已让黄河渐渐被抽干。长江是否会步上它的后尘?

不仅黄河闹水荒

珠江长江也饥渴

  黄河的水荒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中国多数其他地区,也都面对水不够用的烦恼。

  中国人均拥有的水资源不到2200立方米,少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在全球153个主要国家当中,排在120位之后。

  根据官方统计,在中国全国669个城市当中,超过400个面对缺水问题,严重缺水的有110个。

  水本来就不够,来的时间还往往不对,有需要的时候没有,没需要的时候偏偏又来。在尤其缺水的华北地区,每年超过一半的降水集中在7月底8月初的大约20 天内,而且经常以洪水的形式出现。这几十年中国大造水坝水库威胁生态平衡经常招来外界的批评,但中国人也有他们的难言之隐。不这样做,就不可能确保13亿人口一年到头都有水喝,有水用。

一些沿海地区地面迅速下沉

  因为江河来水量逐年减少,近20年来,许多地方纷纷加快开采地下淡水资源。目前,华北地区70%的生活用水、60%的工业用水、45%的农业用水都来自地下。不过这也带来地下水过度开采的问题。地下水位下降除了导致湿地萎缩外,还造成中国一些沿海地区的地面迅速下沉。

  有调查显示,未来50年,上海沿海的海平面可能相对上升多达0.75米。根据专家的测算,海平面上升1米的话,中国沿海将有1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朝鲜的面积)的土地被淹没,7000万人需要内迁。

  水不足的问题还因为污染而更加严重。珠江三角洲地区到处都是水,但还是没有水可以用。淮河流域、长江下游也一样,到处都是有毒的水。中国三分之一的水体已经不适于鱼类生存,一半的城镇没有干净的水可以用。超过7000万中国人每天还喝着不符合饮用水标准的地下水。

  无论是水短缺、水污染,归根结底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在于人口太多。1950年代初期,中国人口只有6亿,今天是13亿。生存的压力让这一代中国人不得不采取许多在外人眼中属于饮鸩止渴的方式,来缓解眼前的水危机。

  早在1950年代,北大前校长马寅初已经警告,不控制中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将来要后悔莫及,但当时毛泽东不以为然,还把马寅初打成了右派。结果是错批一个人,增加几亿人。今天,中国人还在为当年的这个错误付出沉重的代价。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