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品诗(评诗)的小故事

 2007-05-21 05:14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品这个字,在当动词时可通“评”,见于《世说新语·文学》:“于病中犹作《汉晋春秋》,品评卓逸”。又见于《资治通鉴》:“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记得八十年代,在中国大陆读大学,有一次学校组织古典诗词大赛,本来是由中文系牵头搞的,但最后公布的评委有如下五人:校党委书记(军转业干部,可能只有高中毕业);校团委书记(大学本科毕业,理科);中文系主任兼党组书记(副教授,但是教政治);中文系教授(专业);中文系讲师(专业)。公告上还要求各系各专业的同学都要踊跃参加,要“古为今用”,要“唱响时代的主旋律”(党八股);等等。有学生认为这样的评委评出的结果会不公正,写匿名信投在校办公楼的意见箱内说:“校党委书记及团委书记不是文学专业,建议不要当评委”。当校办公会议在读意见箱里的意见时,读到这一条,校党委书记一听就拍桌子说:“没杀过猪,难道连猪肉都不会吃了吗?”。不愧是共匪训练出的兵痞,这一句粗话让其他的校领导都不敢坑声。过去的人提起唐诗宋词都带着崇敬的口气,这兵痞什么话都敢乱说。

有这样的评委,其评选结果可想而知了。1、2、3等奖得主均是为共匪唱赞歌,或是歌颂大好形势的。评选过程中出了个笑话,我有个同室的哥们,写了一首五言律诗,其中有两句是抄王维《终南别业》中的千古名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那哥们的诗是这样写的:

春游

燕雀闹春枝,匆匆唤友离。
山行多曲折,岭上更嵬岿。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劝君休立志,立志莫轻移。

本来中文系及其它文科专业同学写的诗都是那个专业讲师及教授两个审稿的,那个讲师看到这首诗的时候还拿给教授看,说:“某某某同学还真敢抄,抄得不露痕迹,上下联意思也能衔接的起来。这首诗格律上也中规中矩。我看能评个三等奖”。没想到那个系主任手上的活忙完了,过来看到两个专业老师的桌上还有很多稿件没写评语,就拿了一些去,我哥们的那首诗也被拿走了,系主任看到这首诗后写下了这样的评语:“此诗败笔之处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试想那穷凶恶水之处,能看到什么好云?看到的云一定是乌云。”;那个讲师及专业教授看到这个评语哭笑不得,不敢坑声。这首诗本来连鼓励奖都拿不到的,后来还是那个专业教授跟系主任说:“那些1,2等奖的作品大部份连格律都没有遵守,我们这是古典诗词比赛;将来校刊还要出专辑的;如果传到其它院校去,会认为我们中文系的教学水平不行。这首《春游》格律上还中规中矩,就给个鼓励奖吧”。这哥们的诗后来才勉强得了个鼓励奖。1、2等奖的作品是由系里推荐上去,再由校党委书记定的,这种人能评出什么好东西,当然是看哪个把共匪写得越肉麻就越能得奖。

现今的中国大陆乱象丛生,古老的正统的中国神传文化已经被共匪破坏殆尽。有不会气功的人写气功书;不会诗词格律写格律书;更有一个“跑调歌后”宋某某,党派她出国丢人现眼,并当全国歌手大奖赛评委的。只要是在中国大陆生活读书过的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党文化的毒害。

需要说明的是,品诗(评诗)与读诗及欣赏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好的诗词或歌舞能给人赏心乐目的感觉,能启发人的善念。即使你说不出它好在哪里,你也能感觉到它的美。近代的名人梁启超有一段诗评很值得我们深思:

义山(李商隐)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饮冰室文集·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