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命运就是苦难
——袁红冰
现在,放胆做个悲剧英雄吧
因为您必将得救!
您得要追随酒神信徒的行列
从印度走到希腊!
——尼采
在今天恶俗而犬儒的世人眼中,英雄成为了恶搞的对象。犬儒们将疯子、自大狂,偏执狂和妄想狂的种种名号加诸英雄之上,以为这样就能将英雄混同于苟且的庸众。一个孤独的人,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在饥困落魄而人生极不得志的状态下,当最爱的人离他而去,当曾经的朋友背过身去。在这样的困窘中,他还心系着沉默的受苦受难的人们。对着他独自走向夕阳的身影,人们怀着嘲弄的心情,叫他是个疯子。然而这“疯人”,却牢记着刻在落日上的箴言。这箴言,就是袁红冰先生的《英雄人格哲学》所带给人们的深沉而苍凉的歌。
这个落日中的形象,不禁让人想起了尼采。记得尼采在发疯的那一天,他独自一人走在冷清的大街上。此时一个马车夫赶着马车而过,马夫一边吆喝着,一边用鞭子狠狠地抽打着疲惫的马群。看到此情此景,尼采热泪盈眶。他抓住了马车夫的鞭梢,抱着流血的马头放声痛哭:“我可怜的兄弟呀,你为什么这样的受苦受难!”马车停下了,马的眼中也饱含着泪水,就从这一天起,尼采疯了。这个伟大的灵魂,《查拉斯图拉如是说》的作者,从此再也没有清醒的意识。
尼采是一个英雄。以博大的情怀,将人生的大爱及于苦难中的人群,乃至于天下万物的人,便是英雄。人的一生苦短,在坎坷而悲惨的命运中,人将经历种种的大起大落。英雄那骚动不宁的心灵搅动着世界,直到他人生的终点,死亡中的解脱。
愈深刻的灵魂,愈能体会人生的悲剧性。阅读《英雄人格哲学》,需独自一人,于大雷雨夜,伴以残灯与烈酒。从第一部《永恒的魅惑》到第二部《兽血的献祭》和第三部《刻在落日上的箴言》,以荡气回肠之意,书写着英雄的希望与痛苦。可以这样说,《英雄人格哲学》是一本属于现在,更属于未来的书。它在百年之后,也会以其激荡的真情和丰富的思想而感染读者。
阅读这样一本诗性的哲学著作,不禁让人想起尼采那著名的《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如果说查拉斯图拉就是尼采本人的写照,那么《英雄人格哲学》就是袁红冰先生的夫子自道。与《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一样,这也是一本“写给一切人”的书。尼采曾借查拉斯图拉之口,喊也“上帝死了”的谶语;而袁红冰先生在《英雄人格哲学》中,则宣布了上帝死后,英雄的归来。这本书,既充满着哲人的睿智,又狂涌着诗人的激情。
尼采曾自比于酒神狄奥尼索思,在那原始的酒神祭上,在那狂歌乱舞的放纵里,强力意志的冲动以个体自我的毁灭达到了宇宙本体的融合。在尼采“重估一切价值”的声音之后,袁红冰先生在《英雄人格哲学》中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尼采的一声大吼“上帝死了”,唤回了《英雄人格哲学》中苦难中的英雄的归来。否定一切被肯定者,肯定一切被否定者,这只是一个“价值反转”的开端。在这开端之后,还有一种创造主体的意志与冲动。这个冲创意志,在《英雄人格哲学》中,以其决不轮回的精神,还给太阳以殷红的血魂。
对于这冲创性的创造意识,尼采曾说过:“争优胜,能自制,爱战斗,富有进取精神,这就是求强力的意志所追求的人生”、“最美好的都属于我辈和我自己;不给我们,我们就自己夺取:最精美的食物,最纯净的天空,最刚强的思想,最美丽的女子! ”而袁红冰先生则写道:“一位为寻求生命的意义而在荒凉的命运中流浪了一生的老人,凝然不动地伫立在峰顶上,象是野蛮时代的祭司,向远方伸出枯枝般的双臂,似乎要抚摸,要搂抱那殷红的落日。”、“然而,那挚爱却与悲怆同在,因为,对于人类,美丽的生命还只是遥远希望中的星辰。”生命本身不会因生理性性的苍老而苍老,在荒原之上的老者,同样也拥有着纯洁天际的刚强。
但从这个冲创的意志中,袁红冰先生与尼采分道扬镳。尼采所颂扬的是“永恒轮回”的学说,但这一概念本身却暧昧不明。按美国尼采研究专家贝恩•迈哥琉斯的说法,永恒轮回学“在对一位哲学家自认为是主要的概念的理解上,存在着如此之多的混乱,这在哲学史上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尼采的永恒轮回学包括着强力意志的流动与冲创,最终变成了一种神秘主义的形而上学的思辨。而始终关注着苦难大众的生活,关注于社会现实的袁红冰先生的眼光却与此不同,在《刻在永恒上的紫色瞬间》章节里,他坚定地提出“生命决不轮回”的主张。尼采曾因人群的背叛而悲痛欲绝,失望到极点,转而憎恨他人,而袁红冰先生那个“英雄人格”的形象,却始终深怀着悲天悯人的菩萨般的慈悲。
英雄心即菩提心。据说菩萨是已经成佛的人,却因感于世俗的悲苦而发大愿心,常住世间。英雄在精神上的高贵,将其自强不息的禀性,以透彻和真诚,施于天地众生。庸众只看到英雄的孤独寂寞,看到他偏执与狂妄的“病态心理”,却注意不到在那殊众的个性品格中,以其灵感和天赋所就的人生体验。读袁红冰先生的《英雄人格哲学》,读者会在精神上处于一种高度亢奋的状态。每每读到激振于内心的共鸣处,不禁拍案叫绝,浮一大白。这种感受,就如在青春岁月里,读到尼采的《悲剧的诞生》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样。
在《英雄人格哲学》里,让人再次直面触目惊心的荒凉。那雄壮的行文,如雄鹰从雪山之上,将人带入寒冰的云霄。这是幻想的意志、意志的痛苦,还有痛苦的英雄。犹如是落日里的诀别,即将走向战场的勇士们的决别。在这落日中,英雄以血泪向天地告别。这崇高的悲情,将荒野之风染成紫色。
“英雄的命运就是苦难,”这是多么雄浑的诗句!如果一个人要追随英雄的脚步,就自当承受苦难,以无畏的大愿心应对艰苦的斗争,这就是《英雄人格哲学》,所告诉人们的。
(阅读袁红冰先生的《英雄人格哲学》可与尼采的《悲剧的诞生》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参看。——附注)(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
——袁红冰
现在,放胆做个悲剧英雄吧
因为您必将得救!
您得要追随酒神信徒的行列
从印度走到希腊!
——尼采
在今天恶俗而犬儒的世人眼中,英雄成为了恶搞的对象。犬儒们将疯子、自大狂,偏执狂和妄想狂的种种名号加诸英雄之上,以为这样就能将英雄混同于苟且的庸众。一个孤独的人,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在饥困落魄而人生极不得志的状态下,当最爱的人离他而去,当曾经的朋友背过身去。在这样的困窘中,他还心系着沉默的受苦受难的人们。对着他独自走向夕阳的身影,人们怀着嘲弄的心情,叫他是个疯子。然而这“疯人”,却牢记着刻在落日上的箴言。这箴言,就是袁红冰先生的《英雄人格哲学》所带给人们的深沉而苍凉的歌。
这个落日中的形象,不禁让人想起了尼采。记得尼采在发疯的那一天,他独自一人走在冷清的大街上。此时一个马车夫赶着马车而过,马夫一边吆喝着,一边用鞭子狠狠地抽打着疲惫的马群。看到此情此景,尼采热泪盈眶。他抓住了马车夫的鞭梢,抱着流血的马头放声痛哭:“我可怜的兄弟呀,你为什么这样的受苦受难!”马车停下了,马的眼中也饱含着泪水,就从这一天起,尼采疯了。这个伟大的灵魂,《查拉斯图拉如是说》的作者,从此再也没有清醒的意识。
尼采是一个英雄。以博大的情怀,将人生的大爱及于苦难中的人群,乃至于天下万物的人,便是英雄。人的一生苦短,在坎坷而悲惨的命运中,人将经历种种的大起大落。英雄那骚动不宁的心灵搅动着世界,直到他人生的终点,死亡中的解脱。
愈深刻的灵魂,愈能体会人生的悲剧性。阅读《英雄人格哲学》,需独自一人,于大雷雨夜,伴以残灯与烈酒。从第一部《永恒的魅惑》到第二部《兽血的献祭》和第三部《刻在落日上的箴言》,以荡气回肠之意,书写着英雄的希望与痛苦。可以这样说,《英雄人格哲学》是一本属于现在,更属于未来的书。它在百年之后,也会以其激荡的真情和丰富的思想而感染读者。
阅读这样一本诗性的哲学著作,不禁让人想起尼采那著名的《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如果说查拉斯图拉就是尼采本人的写照,那么《英雄人格哲学》就是袁红冰先生的夫子自道。与《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一样,这也是一本“写给一切人”的书。尼采曾借查拉斯图拉之口,喊也“上帝死了”的谶语;而袁红冰先生在《英雄人格哲学》中,则宣布了上帝死后,英雄的归来。这本书,既充满着哲人的睿智,又狂涌着诗人的激情。
尼采曾自比于酒神狄奥尼索思,在那原始的酒神祭上,在那狂歌乱舞的放纵里,强力意志的冲动以个体自我的毁灭达到了宇宙本体的融合。在尼采“重估一切价值”的声音之后,袁红冰先生在《英雄人格哲学》中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尼采的一声大吼“上帝死了”,唤回了《英雄人格哲学》中苦难中的英雄的归来。否定一切被肯定者,肯定一切被否定者,这只是一个“价值反转”的开端。在这开端之后,还有一种创造主体的意志与冲动。这个冲创意志,在《英雄人格哲学》中,以其决不轮回的精神,还给太阳以殷红的血魂。
对于这冲创性的创造意识,尼采曾说过:“争优胜,能自制,爱战斗,富有进取精神,这就是求强力的意志所追求的人生”、“最美好的都属于我辈和我自己;不给我们,我们就自己夺取:最精美的食物,最纯净的天空,最刚强的思想,最美丽的女子! ”而袁红冰先生则写道:“一位为寻求生命的意义而在荒凉的命运中流浪了一生的老人,凝然不动地伫立在峰顶上,象是野蛮时代的祭司,向远方伸出枯枝般的双臂,似乎要抚摸,要搂抱那殷红的落日。”、“然而,那挚爱却与悲怆同在,因为,对于人类,美丽的生命还只是遥远希望中的星辰。”生命本身不会因生理性性的苍老而苍老,在荒原之上的老者,同样也拥有着纯洁天际的刚强。
但从这个冲创的意志中,袁红冰先生与尼采分道扬镳。尼采所颂扬的是“永恒轮回”的学说,但这一概念本身却暧昧不明。按美国尼采研究专家贝恩•迈哥琉斯的说法,永恒轮回学“在对一位哲学家自认为是主要的概念的理解上,存在着如此之多的混乱,这在哲学史上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尼采的永恒轮回学包括着强力意志的流动与冲创,最终变成了一种神秘主义的形而上学的思辨。而始终关注着苦难大众的生活,关注于社会现实的袁红冰先生的眼光却与此不同,在《刻在永恒上的紫色瞬间》章节里,他坚定地提出“生命决不轮回”的主张。尼采曾因人群的背叛而悲痛欲绝,失望到极点,转而憎恨他人,而袁红冰先生那个“英雄人格”的形象,却始终深怀着悲天悯人的菩萨般的慈悲。
英雄心即菩提心。据说菩萨是已经成佛的人,却因感于世俗的悲苦而发大愿心,常住世间。英雄在精神上的高贵,将其自强不息的禀性,以透彻和真诚,施于天地众生。庸众只看到英雄的孤独寂寞,看到他偏执与狂妄的“病态心理”,却注意不到在那殊众的个性品格中,以其灵感和天赋所就的人生体验。读袁红冰先生的《英雄人格哲学》,读者会在精神上处于一种高度亢奋的状态。每每读到激振于内心的共鸣处,不禁拍案叫绝,浮一大白。这种感受,就如在青春岁月里,读到尼采的《悲剧的诞生》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样。
在《英雄人格哲学》里,让人再次直面触目惊心的荒凉。那雄壮的行文,如雄鹰从雪山之上,将人带入寒冰的云霄。这是幻想的意志、意志的痛苦,还有痛苦的英雄。犹如是落日里的诀别,即将走向战场的勇士们的决别。在这落日中,英雄以血泪向天地告别。这崇高的悲情,将荒野之风染成紫色。
“英雄的命运就是苦难,”这是多么雄浑的诗句!如果一个人要追随英雄的脚步,就自当承受苦难,以无畏的大愿心应对艰苦的斗争,这就是《英雄人格哲学》,所告诉人们的。
(阅读袁红冰先生的《英雄人格哲学》可与尼采的《悲剧的诞生》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参看。——附注)(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悲情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