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其故事中的弹琴者是春秋时的琴家俞伯牙。荀子在《劝学篇》中描述了他的弹奏:“昔者侉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也就是说,伯牙鼓琴时,马儿停止了吃草,仰起头来欣赏。
据《太平御览》中记载,伯牙年轻时曾从成连先生学琴。苦学三年,却未能出师,他达不到空灵的境界。于是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能授你琴艺,却不能移人之情,我的老师方子春能做到这点。他住在东海之中,何不去向他学艺?”二人遂同行来到蓬莱仙山。成连说要远迎恩师,独自驾舟而去,谁知他去而不返,留下伯牙独自一人在岛上。
伯牙四望无人,只见海水激荡奔涌,海鸟悲鸣呼号,山林杳杳冥冥,伯牙怆然叹道:“先生将移我情”。于是抚琴高歌,创作了《水仙操》,韵律与心神合一。曲终之时,成连的船象箭一样出现在伯牙的面前,从此,伯牙弹琴出神入化,成为天下妙手。
而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见于《吕氏春秋》和《列子》中。
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有一次,当俞伯牙意在表现巍峨的高山时,钟子期会回应道:“善哉,峨峨兮若泰。”而当意在流水时,钟子期会感慨地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无论俞伯牙想弹什么,钟子期一定能心领神会。俞伯牙游览泰山时遇到暴雨,只好在悬崖下避雨。俞伯牙感到心悲,以抚琴来渲泄自己的情绪。琴声最初表现久而不停的雨声,后来是山崩的巨响。每奏一曲,钟子期都能说出伯牙的心声,令俞伯牙感叹不已。
后来,钟子期因病而逝,俞伯牙悲痛万分,世上再也没有值得让他为之抚琴的人了。于是俞伯牙破琴折弦,终生不再抚琴。
成语“高山流水”、“伯牙绝琴”、“伯牙之叹”等都出于这个典故。后世有“万两黄金容易得,知音一个最难求” 的感叹。但我们也从中可知一个好的琴家,高超的琴技仅是一个方面,而其达到与天地相通的空灵境界方是他成为天下妙手的根本。
- 关键字搜索:
- 高山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