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玲和女儿合影
自1999年中共全面动辄国家机器,大肆镇压法轮功以来,据查证死亡的人数已经达到3228人,还有无数失踪人员或无从查证的案例更是比比皆是。已有海外媒体相继搜集并报道了其中许多案例,但是由于中共全面得消息封锁,加之对于杀人证据极力掩盖,致使许多冤案石沉大海,受害人含冤离世,其冤情得不到证实和昭雪。杨海玲的死,就是其中之一,直到最近,她冤死的经过才被正义人士辗转传出海外,冤情终于大白于天下。
黑龙江省鸡西市法轮功修炼者杨海玲,是远近出了名的好人,连婆母都说,海玲这孩子是能忍能让能吃苦。然而在中共镇压法轮功以后,杨海玲多次被恶警无理逮捕,遭受多种酷刑折磨,34岁的她于2003年4月12日被恶警所长马宝生毒打休克,人未死却被直接塞到停尸间的冷藏柜中,家人赶到后发现被冷冻了十个小时后的杨海玲尚有体温存在,遗体上伤痕累累......
一、信仰无罪 却遭逮捕加酷刑
2002年4月25日下午,杨海玲被在密山市针织厂住宅楼蹲坑的警察再次无理抓捕,当晚在刑警队遭到刑讯逼供,被打的无法站立,次日,刑警队刑警鞠红军、刘小虎到看守所讯问杨海玲时,用缝衣针在她的头上、身上、胳膊上乱扎。并说:这样扎好,看不见伤。这种行为被其他警察效仿,接着又有两三个警察边问边拿针在杨海玲的身上从头扎到脚还把杨海玲的双手背在后面用指环铐铐住大拇指酷刑折磨,还用铁丝抽打,看守所因为她绝食就用针管强行的给她灌芥末油,让她咳嗽不止。
2002年6月,中共又开始对狱中的杨海玲施以酷刑和折磨。公安局政保科科长孟庆启、杜永山、李刚等把杨海玲叫出监室提审,给杨海玲上大背铐、用针扎头、胳膊和手,往鼻子里灌、眼睛上涂芥末油,拳脚相加、警棍电击、他们随手抄起碎啤酒瓶嘴、铁器等物件打在杨海玲已经瘦弱不堪的身体上。然后又给她戴上头盔头套、双背铐(在原背铐的基础上,在两小臂处再加一副手铐),手铐深深的勒进肉里,胳膊因淤血变的青紫、肿的很粗,就是这样警察还要往胳膊和后背之间使劲塞挤书本、将啤酒瓶底弄掉,凸凹不平的玻璃碴对着杨的身体乱扎。政保科科长孟庆启、杜永山、李刚等人再次提审杨海玲时,强制她头朝下倒控,在后背用铁链吊着手铐挂在墙上。 酷刑折磨一整天,杨海玲的胳膊肌腱严重拉伤,无法行走,是被多人抬回监室。
2003年4月12日9点左右,被关押在密山看守所12监室的杨海玲正在盘腿静坐,所长马宝生领着几个男嫌犯进屋冲着她声嘶力竭的叫着:把腿拿下来,拿下来!他跳到板铺上冲到坐在最里面的杨海玲跟前,抓住她的头发和衣服将其使劲往铺板上抡,她的头"咚"的一声重撞到铺板上,立刻昏了过去。见杨倒下后再没起来,马保生领着人急匆匆的走了。室内的人把杨海玲抬到褥子上,叫着她的名字,杨海玲只是喘气。同室人急告当班狱警:人都不能说话了,你们得管一管,狱警说,星期六没有人,要看也得星期一。
4月13日下午1点20分,杨海玲张着嘴,开始往外溢白颜色的口水,而且停止了呼吸,同室狱友当即告知当班狱警石艳萍:必须马上抢救杨海玲。
二、一息尚存 却被塞进冷冻柜
2003年4月13日下午3点多,密山市看守所马宝生等四警察到东海矿杨海玲家,欺骗杨的公婆称:杨海玲在看守所心脏病猝死,而且无理要求家人把医药费和伙食费的帐结了。杨婆母说,我家儿媳没有心脏病,怎么会心脏猝死呢?杨海玲的公公气愤的对马宝生说:你们能把人抓走,你们就能处理,我们没钱。
马宝生又带着人来到杨海玲的娘家,进屋后马就对杨母说:你女儿杨海玲死了。杨母问:怎么死的?马说:心脏病。"不会的,我女儿根本没有心脏病,是不是你们给打死的?"他们极力否认,急不可耐的要求杨家出人处理后事。
杨海玲遗体的背部
杨家的人带着疑团于晚上10点多钟到了密山市医院,有一个警察把家属带到停尸间就出去了。当家人打开冷藏冰柜,看见原本结实健壮的海玲,如今竟成了无言人。她们看到眼前的海玲手腕上有明显的手铐勒痕,而且是陈伤......海玲的家人觉得人死的蹊跷,家人掀开杨海玲的衣服为其拍照,这时杨的家人发现杨海玲左腋下有体温,在杨的另侧家人也发现右腋窝处也有体温,这时她们又去摸杨海玲的胸口,发现同样有体温,她们惊呆了。未经家人查看和同意,看守所就私自把一个还活着的人放进冰柜里冷冻!经过反复确认杨的身体三处都有体温,而且是正常人的体温!她们看到海玲还有一线生还的希望,就到处找看守所的警察,可一个人都找不到。凌晨,杨海玲那最具生命体特征——体温渐渐的没有了,家人就这样眼看着杨海玲去了......
马宝生多次催促杨的家人,如立即火化,一切费用都由看守所出。家人没有答应。家属看穿了马宝生的伎俩,要求尸检查明真正死亡原因,并说明看守所应负一切责任。院方不给尸检,家属要求履行正常的法律程序,做法鉴查明死因。但是几经周折没有人敢代理这样的案子。家属在聘请律师的过程中,遭到了不明身份的人多次跟踪、恐吓。
2003年4月15日早晨,杨海玲的遗体被匆忙火化。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女子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