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有首名诗《望岳》,是千古绝唱∶"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淩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笔者自幼读唐诗已记得很熟。诗中的"岱宗",即是号称"天下第一名山"的泰山,又名岱宗、岱山或东岳,与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合称为"五岳"。
根据神话,开天辟地的盘古死后,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古泰山被封为"五岳之首",所以有"五岳独尊"称誉。
山高叫"岳",而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跨越泰安和济南两市,盘卧方圆四百多平方公里。泰山名气很大,文化内涵很深,历代文人墨客多慕名到此登临游览,留下众多赋诗题词。几千年来,泰山的自然景观,融入帝王封禅、诗文渲染、工匠艺术及科学考察,构成泰山独特的风景。
再看杜甫《望岳》一诗,是杜甫二十五岁时所作,写出泰山的壮观,同时也表达其淩云之志。"岱宗夫如何?"意思是泰山到底是何模样呢?"齐鲁青未了",指走遍齐鲁大地,一片青翠,只见巍然挺立的泰山。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评论这五个字时说"已尽泰山",因泰山的雄阔英姿跃然纸上。
泰山的山体高大,形象雄伟。其主峰突兀,山峦叠起,气势非凡,蕴藏着奇、险、秀、幽、奥、旷等特点。大自然似乎对泰山情有独钟,把神奇集中在它身上。高高的山峰,把泰山南北分割成一边亮,一边暗,就好像一边是黄昏,一边是晨晓。"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两句体现出杜甫用语炼字精雕奇峭,一个"钟"字刻划美的集中,一个"割"字,道出山前山后阴阳对比,诗中有画。
而当杜甫登山,来一个细望,山间云气渐生,层层叠叠,而"荡胸生层云",诗人心胸激荡起伏。"决眦入归鸟",即睁大眼睛,舒展目力,追羡那飞入山间的归鸟。前一句显出诗人襟怀浩荡,后一句则显出眼界空阔,神思随鸟儿一起飞翔,写景之中,有诗人的不尽之意及神往之情。
登游泰山,主要分为中、西两路。中路是传统的登山盘路,自泰山门户岱宗坊开始,至中天门与西路汇合,再经十八盘直达岱顶,全程九公里,石阶六千多。年轻人如有时间,应走此路。年纪大的可乘车走西路的盘山公路,直达中天门西侧凤凰岭的泰山索道站,再乘客运索道直上南天门西侧的月观峰。
年轻人不乘坐索道而走十八盘道的,这十八盘道共有三个十八盘,俗称"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全长一公里,垂直高度四百公尺,有一千六百多级石阶,称为 "天门云梯",是登泰山最艰险之处。而雄峙于泰山十八盘顶端的是南天门,建于元代的至元元年,门为城楼式建筑,门上有"摩空阁",重檐歇山顶,石刻门联是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障奇观"。身置南天门,不禁使人想起李白登临此地的赞叹∶"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此时最佳的心情表达,是一声长啸!
从南天门再登上大观峰,其摩崖碑更是不容错过。摩崖上有众多碑刻,最著名的《纪泰山铭》,是唐玄宗李隆基在泰山封禅盛典时亲自撰写,刻在泰山崖壁上,全文一千余字,以工整的八分书镌刻,字体俊雄飞动,是书法艺术的珍品。全碑气象宏伟,非寻常碑刻可比。
泰山的极顶是玉皇顶,又名"天柱峰",因上建玉皇庙,故称玉皇顶,是古代帝王封禅之处。身处玉皇顶上,可观赏"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 云海玉盘"等奇观,或可赏览周遭的壮观气势,看万峰拱岱,飘然若仙,更可体会汉武帝八次登山,何故赞叹泰山是"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
这首《望岳》诗,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由远而近,时间从朝到暮,全诗结构,清代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一》分析说:"诗用四层写意。首联远望之色,次联近望之势,三联细望之景,末联极望之情。"
所谓"会当淩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极望",那个"会"字,是唐人口语,意思是"一定要",一定要登上绝顶,而杜甫心境,也许如《孟子·尽心上》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相信这也是当时这个青年诗人的自我期许,展示其雄心和气概。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岱宗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