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的“大师情结”之下,几乎所有的资源都朝少数的“大师级”人物集中,普通的教师,只有跟在“大师们”、“准大师们”之后打工,卖苦力,拿着糊口的工资。
9月17日,在浙江大学任讲师的一名海归博士留下6页遗书后跳楼自杀。在跳楼前6天,他刚提交了申报副教授职称的相关材料。网络盛传浙大曾给该博士口头承诺,却未能履行。这位博士在遗书中说,“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
期望与现实的落差、回国后没有科研可做、每月除去房租只剩下2000元、超高的房价……等等,被认为是海归博士自杀的原因。令人关注的是,他是浙江大学“1311计划”引进的1000名学术骨干之一,这就让人纳闷:引进的“学术骨干”,回国后为何难以开展科研?为何待遇如此之低?
浙大的“1311计划”其实已透露出答案,据悉,“1311计划”团队的组成是,100位大师,300位核心人才,100个创新团队,1000个学术骨干。我不知道那位博士回国前,是否根据这些数据做过算术。这里不妨简单算一下,100位大师,按每位年薪50万计算(22日的《楚天都市报》报道,武汉大学准备引进10至20名杰出人才、80至100名学科带头人,最高年薪可达百万元人民币,50万年薪只是武汉大学的一半),就是5000万,再按每位科研启动经费200万计算(对“大师”来说,这实在算不了什么),就是2个亿。也就是说,仅100位“大师”就要花去两个来亿。还需要继续计算300位核心人才和100个创新团队吗?这一路算下来,算到学术骨干,留下的资源就可怜得剩那么一点点了。
媒体的报道,也揭示出“计划”的主体是大师们:位于浙大紫金校区的教师宿舍区里,还预留着近百套没有出售和分配的住宅。不过,那些都是给“大师” 们准备的。100位大师,好大的气派!可问题是,放眼全中国高校,有多少真正的大师?分析今日一些高校的“大师”人物,水平不一定是“大师”,条件待遇却一定是“大师级”;更有众多“大师”级人物,多处兼职,处处领薪,早先浙大传出的院士课题组论文造假案,当事的院士,是浙大聘来兼职任院长的,每年到校工作时间不长,连自己署名发表论文也“不知情”,不知浙大是否给他“大师级”年薪?
在高校的“大师情结”之下,几乎所有的资源都朝少数的“大师级”人物集中,普通的教师,只有跟在“大师们”、“准大师们”之后打工,卖苦力,拿着糊口的工资。学术的理想和激情,在不能自主的科研中,渐渐丧失,所能生出的“理想”就是,有一天媳妇熬成婆,挤入“大师”队伍,然后拥有学术资源的配置权,再让一帮年轻人干活,自己坐享其成。也有的年轻人接受不了现实,比如这位博士,发出“残酷、无信、无情”之叹,做出极端之举。
有研究表明,物理学、化学、医学、经济学等诺贝尔奖获奖者取得成果平均年龄为40.16岁,35岁取得成果最多。并指出,一生中黄金创造期大致是 26岁至46岁年龄段。因此,重视为青年学者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是国际上的共识。在美国的博士教育中,几乎很少有博士没有全额奖学金的,读博士期间,博士们就不为自己的生计担忧,全额奖学金足以让他们全心投入研究。而获得大学教职之后,一个普通讲师就可以独立开展研究,可以指导博士生。
高校近年来办学资金越来越充裕,但是,青年教师的生存状态并没有好转,原因就在于学术资源的配置,掌握在行政权、学术权拥有者手中。与国外大学一校之内教授待遇相差不大不同,国内高校不同学科、不同学术头衔的教授,待遇相距很远,有的甚至达10倍,更不用说普通教师与那些“大师级”教授的待遇差距了。
在中国高校的“大师计划”之下,有为的青年学者要么陷入焦虑,要么走上“运作大师路线”。这样的大学大师梦,也可能只是做梦了。这次海归博士的自杀,能否惊醒大学的美梦呢?(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9月17日,在浙江大学任讲师的一名海归博士留下6页遗书后跳楼自杀。在跳楼前6天,他刚提交了申报副教授职称的相关材料。网络盛传浙大曾给该博士口头承诺,却未能履行。这位博士在遗书中说,“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
期望与现实的落差、回国后没有科研可做、每月除去房租只剩下2000元、超高的房价……等等,被认为是海归博士自杀的原因。令人关注的是,他是浙江大学“1311计划”引进的1000名学术骨干之一,这就让人纳闷:引进的“学术骨干”,回国后为何难以开展科研?为何待遇如此之低?
浙大的“1311计划”其实已透露出答案,据悉,“1311计划”团队的组成是,100位大师,300位核心人才,100个创新团队,1000个学术骨干。我不知道那位博士回国前,是否根据这些数据做过算术。这里不妨简单算一下,100位大师,按每位年薪50万计算(22日的《楚天都市报》报道,武汉大学准备引进10至20名杰出人才、80至100名学科带头人,最高年薪可达百万元人民币,50万年薪只是武汉大学的一半),就是5000万,再按每位科研启动经费200万计算(对“大师”来说,这实在算不了什么),就是2个亿。也就是说,仅100位“大师”就要花去两个来亿。还需要继续计算300位核心人才和100个创新团队吗?这一路算下来,算到学术骨干,留下的资源就可怜得剩那么一点点了。
媒体的报道,也揭示出“计划”的主体是大师们:位于浙大紫金校区的教师宿舍区里,还预留着近百套没有出售和分配的住宅。不过,那些都是给“大师” 们准备的。100位大师,好大的气派!可问题是,放眼全中国高校,有多少真正的大师?分析今日一些高校的“大师”人物,水平不一定是“大师”,条件待遇却一定是“大师级”;更有众多“大师”级人物,多处兼职,处处领薪,早先浙大传出的院士课题组论文造假案,当事的院士,是浙大聘来兼职任院长的,每年到校工作时间不长,连自己署名发表论文也“不知情”,不知浙大是否给他“大师级”年薪?
在高校的“大师情结”之下,几乎所有的资源都朝少数的“大师级”人物集中,普通的教师,只有跟在“大师们”、“准大师们”之后打工,卖苦力,拿着糊口的工资。学术的理想和激情,在不能自主的科研中,渐渐丧失,所能生出的“理想”就是,有一天媳妇熬成婆,挤入“大师”队伍,然后拥有学术资源的配置权,再让一帮年轻人干活,自己坐享其成。也有的年轻人接受不了现实,比如这位博士,发出“残酷、无信、无情”之叹,做出极端之举。
有研究表明,物理学、化学、医学、经济学等诺贝尔奖获奖者取得成果平均年龄为40.16岁,35岁取得成果最多。并指出,一生中黄金创造期大致是 26岁至46岁年龄段。因此,重视为青年学者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是国际上的共识。在美国的博士教育中,几乎很少有博士没有全额奖学金的,读博士期间,博士们就不为自己的生计担忧,全额奖学金足以让他们全心投入研究。而获得大学教职之后,一个普通讲师就可以独立开展研究,可以指导博士生。
高校近年来办学资金越来越充裕,但是,青年教师的生存状态并没有好转,原因就在于学术资源的配置,掌握在行政权、学术权拥有者手中。与国外大学一校之内教授待遇相差不大不同,国内高校不同学科、不同学术头衔的教授,待遇相距很远,有的甚至达10倍,更不用说普通教师与那些“大师级”教授的待遇差距了。
在中国高校的“大师计划”之下,有为的青年学者要么陷入焦虑,要么走上“运作大师路线”。这样的大学大师梦,也可能只是做梦了。这次海归博士的自杀,能否惊醒大学的美梦呢?(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授权许可。 本文短网址:
- 关键字搜索:
- 海归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