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简介:
《十面埋伏》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它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关于乐曲的创作年代迄今无一定论。资料追溯可至唐代,在白居易写过的着名长诗《琵琶行》中,可探知作者白居易曾听过有关表现激烈战斗场景的琵琶音乐。
《十面埋伏》流传甚广,是传统琵琶曲之一,又名《淮阳平楚》。本曲现存乐谱最早见于1818年华秋萍编的《琵琶行》。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明末清初,《四照堂集》的“汤琵琶传”中,曾记载了琵琶演奏家汤应曾演奏《楚汉》一曲时的情景:“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鼓声、剑弩声、人马声……使闻者始而奋,继而恐,涕泣无从也。其感人如此。”所绘之情景、声色与今之。
《十面埋伏》全曲分十三个段落,按标题可归三部分:
第一部分:(1)“列营”全曲序引,表现出征前的金鼓战号齐鸣,众人呐喊的激励场面。音乐由散渐快,调式的复合性及其交替转换,更使音乐增加不稳定性;(2)“吹打”;(3)“点将”主题呈式,用接连不断的长轮指手法(但轮一句轮一拂轮)和“扣、抹、弹、抹”组合指法,表现将士威武的气派;(4)“排阵”;(5)“走队”音乐与前有一定的对比,用“遮、分”和“遮、划”手法进一步展现军队勇武矫健的雄姿。
第二部分:(6)“埋伏”表现决战前夕夜晚,汉军在该下伏兵,气象宁静而又紧张,为下面两段作铺垫;(7)“鸡鸣山小战”楚汉两军短兵相接,刀枪相击,气息急促,音乐初步展开;(8)“九里山大战”描绘两军激战的生死搏杀场面。马蹄声、刀戈相击声、呐喊声交织起伏,震撼人心。先用“划、排、弹、排”交替弹法,后用拼双弦、推拉等技法,将音乐推向高潮。
第三部分:(9)“项王败阵”;(10)“乌江自刎”先是节奏零落的同音反复和节奏紧密的马蹄声交替,表现了突围落荒而走的项王和汉军紧追不舍的场面;然后是一段悲壮的旋律,表现项羽自刎;最后四弦一“划”后急“伏”(又称“煞住”),音乐嘎然而止。
原曲还有:(11)“众串凯”;(12)“诸将争功”;(13)“得胜回营”
整曲来看,又有“起、承、转、合的”布局性质。第一部分含五段为“起、承部”,第二部分含三段为“转”部,第三部分含二段为“合”部;明代王猷定《汤琵琶传》中,记有被时人称为“汤琵琶”的汤应曾弹奏《楚汉》时的情景:“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恐,终而涕泣之无从也。”从这段描述可看出,汤应曾弹奏的《楚汉》与《十面埋伏》在情节及主题上一致,由此可见早在16世纪之前,此曲已在民间流传。
《楚汉》在明代嘉靖、万历前后流行一时,深受琵琶演奏家的喜爱;自公元1818年华秋萍编的《琵琶谱》问世以来,其后各个琵琶谱集都载有《十面》乐谱。各个版本在分段与分段标目都有所不同:《华氏谱》称《十面》,由直隶王君锡传谱,凡十三段;《李氏谱》名《淮阴平楚》,隋秦汉子作;金山周瑞清厚卿校,凡十八段;《养正轩谱》称《十面》,一名《淮阴平楚》,凡十八段;《瀛州古调》名《十面埋伏》,凡十段。
《霸王卸甲》是一首着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武曲。这首曲子取材与《十面埋伏》一样,也是描述垓下之战,同样是采用章回式结构,但立意不同。《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刘邦,所以乐曲高昂、气势磅礴;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项羽,所以乐曲沉闷悲壮。
全曲共分十六段:(一)营鼓;(二)开帐;(三)点将一;(四)整队;(五)点将二;(六)出阵一;(七)出阵二;(八)接战;(九)垓下酣战;(十)楚歌;(十一)别姬;(十二)鼓角甲声;(十三)出围;(十四)追兵;(十五)逐骑;(十六)众军归里。其中“别姬”一段极为哀痛,渲染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在四面楚歌声中面对爱妃发出“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无奈和痛苦。
虞姬随项羽南征北战,对其忠心耿耿,为让项王突围而自杀,死前作《和项王歌》(也有可能是伪托):“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项羽至死未明失败原因,认为是“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故不肯过江东,自杀而亡。
民乐中,没有哪一种乐器能象琵琶这样富于戏剧性,它的音色,韵味,都有着戏剧的情节性和内在的张力,象古琴,古筝,洞萧,都更注于一种抽象情绪的铺张和延续,而在琵琶这里,描述情节的细水长流致入微,刻画人物的张扬尽致,都是其它民乐乐器不能比拟的,所以在琵琶乐曲中,出现大量的、风格迥异的叙事性作品,也就足为怪了。
《霸王卸甲》是其中的一首,它是一首琵琶传统武套乐曲,和另一琵琶传统武套曲《十面埋伏》的内容完全是一样的,都是以为期五年的楚汉相争中的“垓下之战”为题材。但是两首曲目描写的角度不同。《十面埋伏》是站到刘邦一边,着重写刘邦汉军贡武的雄姿,决战的胜利的以及凯旋而归的英雄气慨,而《霸王卸甲》则是站在项羽一边,着重渲染了楚霸王交战失利,一蹶不振而至别姬自刎的英雄悲剧,对这位名躁一时的历史人物给予了同情和赞扬。传说虞姬在项羽听到楚歌声而自为诗后和曰:“汉失已落地,四面楚声中,大王意气尽,贱妄何聊生!”苏轼也曾做诗:“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苍皇不负君王意,只有虞姬与郑君。”京戏《霸王别姬》名闻中外,琵琶曲《霸王卸甲》会带给你更深刻的感受。
乐曲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描写战争的准备,具有一定的战争气氛。“营鼓”是全曲的引子。一开始,琵琶在低音区奏出的隆隆战鼓声低沉悲壮,断断续续的角色是预示着这场战争是个悲剧性的结局。从“帐”到“出阵”是一个一气呵成的整体,它描写了战斗前的一系列准备。从“排阵”开始,音乐逐渐趋向紧张,再加上“出阵”对原曲调进行了压缩,使得紧张的气氛加据,直接导向战斗的到来。
第二部分是激烈的战斗。包括“接战”、“垓下酣战”。它和《十面埋伏》一样,描绘了垓下之战的气势,和战斗的具体情景。这是全曲最激烈的地方,也是高潮的所在。但是,它却不是全曲的重点,从项羽的角度来说,垓下之战很快以失败告终。这点在乐曲开始已有暗示。而失败之后他们的心情,才是这首乐曲所真正要表现的重点。这就是首乐曲所真正要表现的重点。
第三部分描写项羽失败及楚军还乡的悲壮心情。这里又以“楚歌”、“别姬”为中心。在“楚歌”中琵琶用长轮的手法奏出凄凉悲切、如泣如诉,令人肝肠寸断的曲调,和前面的战斗形成极为鲜明的对比。接着“别姬”则以急促的歌唱性的音乐和用推音奏出的滑音法,和“楚歌”相呼应。深刻地表现了楚霸王这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历史人物在四面楚歌中那悲愤欲绝,从而诀别虞姬,意欲自刎的哀怨心情。在“追兵”等几段中,乐曲使用了“垓下酣战”的材料,以不同的弹奏技巧和强烈的节奏,表现了突围和汉军追逐的紧张气氛,使乐曲再一次出现了一个紧张度,形成第二次高潮,前后形成对比。
最后,则是“鼓角甲声”、“众军归里”两段,这两段是“楚歌”、“别姬”情绪的延续,它所刻画的是楚军失败后的悲愤心情。由调委婉,但却并不哀伤,“众军归里”是结尾,具有尾声作用,悲剧的气氛在这里被削减了,象是事已成定局的认定,也象是一种刚人激烈变故带来的麻木中苏醒后初次觉出的凄凉。,一个故事这样结束,带着个苍凉的手势。然而,却又有什么从已经湮没的时光中被唤出,伴着好风万里,象隐隐的雷声似地传下来,在林立的高楼和城市的落日之间疑惑地盘旋下去。
这是个没有英雄的年代,英雄盛产在人类的少年时代。那时,混沌初开,生之喜悦可以极力张扬。而我们的时代却是一种宏大不安,我们觉出什么都不大对,却因为生在其中而不愿深究,也因为缺乏对照而索性由它去。写到这里,城市的黄昏已来临,灯火依次亮起,我们温软而稳妥的生活,带着它的温度,慢慢席裹而来。
- 关键字搜索:
- 十面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