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陈胜年少时为人耕田,一日在田垄间休息时对同伴说:如果将来谁富贵了,别忘记今天的同伴啊(苟富贵,无相忘)。同伴笑话他,“你是个替人耕田的,哪来的富贵(若为庸耕,何富贵也)?”于是便引发了陈胜那千古一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燕雀与鸿鹄的区别,在于燕雀局促于蓬蒿之间而鸿鹄翱翔于青云之上。故鸿鹄之志者,高远之志也。世人目之所视,耳之所闻,舌之所尝,身之所触,皆类于蓬蒿之间矣,而意不逾此。终日目迷于五色,耳耽于七音。海味山珍,难填口腹之欲壑;依红偎翠,但求一夕之陶然。其人心昧于幽暗,何志之可明?意困于蓬蒿,何远之可致?故诸葛亮《诫子书》曰:“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告诉自己的儿子,人这一生无非就是两件大事:第一是明志,第二是致远。所谓明志,即明确自己的志向;所谓致远,即实现高远的志向。
志向是人生的目标,只有确立了志向,人生才有了前行的方向。如今多数人所求的,无非是丰衣足食,富贵荣华,然而在有道之士看来,这些只是燕雀之志。走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才是鸿鹄之志。
昔日释迦牟尼舍弃太子之尊,出家修道,证悟佛陀正果,为后世留下了明志、致远的典范。而今日之僧尼、宗教人士高唱红歌,做共产主义接班人,岂止是天壤之别,简直就是天堂与地狱之别!佛门弟子金刚不坏之志何在?若非末法时期邪魔坏教,岂至于此?
确立了人生的志向之后,接下去就是如何去走向目标了。这个红尘俗世,尤其今日之末法时期,形形色色的干扰与诱惑实在是太多,太厉害了。“非宁静无以致远”,若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而是被外界千变万化的表象所干扰、诱惑,随波逐流,那就很难在短暂的一生中到达高远的目标了。
志当存高远。没有一个高远的志向,人就会沉迷于近前的蓬蒿之间,难有远大的前程;没有一个宁静的心态,人就容易被声色名利所诱惑,难达于青云之上。有大志,又有一颗波澜不惊的宁静之心的人,一定能终成大器的。
点击与作者交流
- 关键字搜索:
- 志当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