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体,但经济学家胡星斗指出,中国现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只占全球的5至6%,与中国成立时相若。但他和不少知识分子均指出,不应单以经济来衡量中国是否达致盛世,加上中国贫富悬殊情况严重、文明标准未立等问题,中国仍未达到盛世的标准。
中国现在的经济总量是4.5万亿美元,而美国是14万亿美元,是中国的三倍多,而人均收入更是中国的十四倍。有「趋势大师」之称的约翰•奈斯比特8月底更在中国预示,中国经济的转型已经开始,其经济总量可能在2035年超越美国。但中国独立制片人杨伟东走访二百名知识分子后写成的《立此存照 500位中国人的心灵记录》中,不少受访者质疑这种GDP为重的量度标准。
根据这一轮在去年完成的访问,经济学家胡星斗指出,中国政府的合法性并非建基于民主选举,而是改善民生的隐形承诺上,于是大家都谈GDP,但GDP不能反映经济生产的成本和效益,更不能反映贫富差距加大、腐败加剧和权钱交易增加等问题。
他更指出,以GDP衡量经济发展是一个大陷阱,在康乾时期,中国的GDP占世界的32%;到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的GDP至少占世界的20%;到清朝末年,比率降到11%;中国1949年成立时,比率再跌至6%;文革时达至谷底的2%,现时的GDP只恢复占世界的5%、6%,所以即使从GDP看,也并非取得很大成就。
受访的知识分子有质疑胡星斗的计算方法,但大抵认同中国的经济确有改善,不过,他们均认同,不能单靠GDP或经济发展来量度一个国家是否已经达到盛世。
因到美、日的大学访问而被停职的宪政学者张博树指出,按建设一个民主社会的观点,盛世应是指该国经济有发展、公民权利有保障、公民生活健康,简单而言,就是国泰民安。而在现实意义,就是要发展公民社会,令权力受到监督,若此,便需推动宪政转型。
法学家高全喜认为,盛世应该有一个文明的指标,应以社会的道德精神状况作为衡量的关键,目标是建立一个法治民主的社会制度。他指出,执政者似乎也意识到不能单单追求GDP,所以提出和谐发展,以人为本,但至今仍未搞清楚如何做到以人为本。
另一法学家于浩成更直指中国的GDP是竭泽而渔,若以此指已进入「中国世纪」更是夸大之词,若以人口平均计算,中国的世界排名较低,甚至比台湾低,认为「这个吹牛比起纳粹的戈培尔还要超过很多」。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中国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