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现代人多喜好以锻炼来健身,其实外在的身体锻炼,只是保持健康的小手段,治标不治本,难以保持长久的身心健康。那么如何才能在日复一日的操劳中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呢?其实作为华夏的子孙,先人们早已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养生之道,中国的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涵了很多中国古老的养生哲学。
养生最重要的就是养心。什么是心?心为神之主,脉之宗,所以心的功能一主血脉,二主神志,起著主宰生命活动的作用。只有具有充盈的血脉,才能精神旺盛,安神定志;只有具备宁静的神志,才能较好地支配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那么一起来看看中医养心方面的诀窍吧!
健康两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气血靠食物+胆汁+足够的优质睡眠+良好的生活习惯;经络靠清净心。
清净心是畅通的经络需要。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多嗔伤肝,多淫伤肾,多食又伤脾胃。忧思伤脾,愤怒伤肝,劳虑伤神。
必须控制过量进食。五脏六腑是气血加工厂,加工能力是有限的,食物要靠消耗气血来清理,因此过量食物会成为垃圾,也增加血脉阻塞的危险,消耗更多的气血。人的气血逐渐减少,人就走向衰老。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1)减少体内的垃圾;2)增加血脉经络的畅通;3)增加体内的气血。
不要忽视养生原则。一旦形成坏习惯,会大大增加得病的机会。这和违背交通规则一样,不一定会出事故,但其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
保持一定的饥渴感对养生有利。这就是“虚”的妙用。道家讲,虚则灵。这和谦虚使人进步,自满使人落后一样。人经常保持“虚灵”的状态,能时时清醒,健康常驻。
忌心乱。人生最忌是个乱字,心乱了,对外可以紊事,对内可以打扰血气,使失正常。凡恼怒、恐怖、喜忧、昏疑,都是乱,为多病短寿的根源。
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就养生而言,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看一个人也是一样,观相不如观气,观气不如观心。
治病当以摄心为主。心神不安,情性燥急,为致病致死之总因。心可以主动一切。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血顺则精足而神旺,精足神旺者,内部抵抗力强,病自除矣。
根除心疾才能治本。人生以血气流通为主,气滞可以阻血,血阻可以结毒,为疖为瘰,为癌为瘤,皆是血气不流通之故。气以顺为主,血以通为畅。百病多先由气滞,气郁于内,肝先受伤。挽救之法,在于化除,而化除要诀有二:第一寻其根,其根在心,一切从心而生,心净则身净,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第二以药石、按摩助其化除,帮助血气之流通。
养病治病不可求速。人在生病的时候最忌心急求速,性急则助火,火旺则损气,只能加重病情,欲速不达。这个时候一定要安然顺受,让心安定。心神宁一,那浑身的血气,自可健全发挥。然后慢慢调理,健康才能很快恢复。
顺应自然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一个人生下来,他的命运就基本上是有一定定数的。他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如果能顺着他的运数去做,就会平安无事。有悟性的人会发现、知道自己的运数。所以养生绝对不是简单模仿,不要去羨慕别人,要从自己的心里找到自己的悟性。那么人如何才能发现自己是否顺其自然了呢?当你有病了,你不舒服了,你不自在了,那你就是违背自然了。要做到顺应外面的自然,还要顺应自己内在命运的自然,这二者是不可或缺的。
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有效。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正确的行为,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