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一直是一个棘手的课题。评估一个拥有10多亿人口的实体经济的状况并不容易。周四,中国央行宣布下调利率。这是不到一个月来的第二次降息。基准贷款利率的下调幅度超出存款利率降幅,而且各银行将拥有以相对于基准利率的更大折扣发放贷款的选择权。此举意在提振放贷,原则上对大宗商品投资者应当是利好消息。
但现实是,今年大宗商品和机械需求与最终用途关系不大。今年头五个月,中国的铜进口飙升逾一半,钢材需求也保持强劲。然而工业产出增长放缓至仅仅10%。就在消费增长趋缓之际,大豆进口表现强劲。这两个趋势的原因都在于,任何具有货币价值、可以储存的东西,都被用作抵押品来申请贷款。然后,交易商将资金输入影子银行体系进行短期放贷,以求获得更高的回报。
中联重科(Zoomlion)和三一重工(Sany Heavy)等工程机械制造商已感受到这些趋势的影响。尽管固定资产投资放缓,但它们的销售仍在飙升。现金拮据的客户需要拿到机器,以便将其用作抵押品来申请贷款,而他们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维持企业运转。投行杰富瑞(Jefferies)指出,今年首季度中联重科(依靠提供信贷)销售的机器中,有一半从未开动过。
对短期融资的需求也体现于正式放贷的构成。总体贷款需求并未下降,但重心已转向短期借款。工业界正将短期资金用于滚转债务和提供营运资本,而非生产性的投资。这种做法是不可持续的。
随着利率降低、正式银行体系的贷款更易于获得,中国大宗商品套利交易的吸引力正在减弱。中国大宗商品需求的特殊性意味着,放松货币政策永远不会是一个买入信号。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