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天高皇帝远”说的是哪个皇帝

 2012-11-30 14:3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天高皇帝远”这句口语大家都知道,那其中的“皇帝”指的是谁呢?

让我们从这句话的起源谈起。

这句话的原文为“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出自明朝人黄溥编纂的《闲中今古录摘抄》。这句话出现在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武力抗争中。描述的也是特定时期的社会状况。“皇帝”也应该是专指某一个皇帝,而不是多个皇帝。

黄溥是明朝人,其《闲中今古录摘抄》是以杨讷的元代农民战争史料为蓝本的。生活在元末明初的杨讷,亲历元亡明兴的朝代更替,目睹农民起义的反抗怒潮,其作品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

据《元代农民战争史料》记载:元朝至正八年(1348),浙江台州、温州百姓树起“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的反抗旗帜,首义反元。从这首《台温处树旗谣》产生的时间来看,“天高皇帝远”中的皇帝应该专指元顺帝。

元朝到了元顺帝的时候,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虽然元顺帝曾以脱脱为相,希望改变现状,可惜朝廷积重难返。

脱脱遭馋退位,元顺帝沉湎于享乐。

1368年,朱元璋攻破通州后,直逼元大都。看到元朝大势已去,元顺帝索性逃回漠北老家。

在上都喘息期间,朱元璋派使者前去招降,元顺帝让使者给朱元璋带去了一首诗:

金陵使者渡江来,漠漠风烟一道开。

王气有时还自息,皇恩何处不昭回。

信知海内归明主,亦喜江南有俊才。

归去诚心烦为说,春风先到凤凰台。

在这首《答明主》中,元顺帝承认元朝气数已尽,但却婉转的表达了自己禅让的诚意。本来是走投无路,反倒被他说成皇恩浩荡。

洪武二年六月,元顺帝逃奔应昌(今内蒙古克什腾旗西北),次年四月,因“痢疾”死于应昌,庙号“思宗”。

朱元璋因其没有背城一战,故称其为“顺帝”。不能不说是对他的莫大嘲讽。

来源:读史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