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2015年02月22日讯】(接前文)
美国是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市场,是中国出口的市场风向标。美国的消费具有明显的层级特点,也反映出世界市场的状况。
美国市场的关键特点是随着美国QE印钞的持续,美国贫富差距进一步增大,美国民众消费加快分流。一部分人越来越富裕,减少中国产品消费,转而增加欧洲中高档和奢侈品消费;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变得越来越贫困,中国出口的质量较高价格适中利润率较高的产品,主要供给中产阶级,中产阶级消费能力变差,中国产品市场空间减小。
美国中产阶级弱化,低收入人群增加,美国对中国产品出现明显的消费降级。中国出口企业提高报价时,美国进口商面临选择:一是停止从中国进口,将订单转到其他价格更低的国家,二是坚持同样的采购价格,放宽采购标准,或者增加采购低价产品的比例。低价产品采购还是市场需求,还能够创造中国的出口商品量,但是从高质高价产品向低价产品降级,让中国出口企业几乎利润甚微。
大量生产出口但是利润微薄意味着出口企业步入非常危险的地步,市场挤压属于趋势性方向,只会越来越差而不会越来越好,企业在这样的市场大势中,只可能从微利走向持平,从持平走向亏损,无论外资还是中国本土出口企业都面临同样困境。2012下半年中国出口生产加速恶化,越来越多企业陷入亏损。2013下半年,大量出口企业规模化裁员,有的直接关门。2014年,世界经济加速走向大萧条。
各国政府经济刺激就是想拖延或者避免大萧条,经济刺激的本质是骗子欠债无力偿还后,政府接过骗子的烂摊子继续骗,人们习惯盲目相信政府,经济得以维持一段时间,但是根本问题并没解决,政府只是用更大的可能危机掩盖过去的小危机,最终导致形势更恶劣。
2014年是政府危机加速的一年,形势日趋失控。2011-2012年,希腊西班牙等又走到新危机的边缘,希腊就像规模更大的雷曼兄弟,欧美像大型商业银行,雷曼兄弟倒掉后有人说,如果当初救助雷曼就不会爆发危机,所以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1年希腊危机后,欧盟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尤其是支持希腊赖账)以及美联储疯狂印钞以支撑摇摇欲坠的欧美经济。
希腊赖账后私人资金不再购买其债券。2013年底,以希腊为代表的多个欧洲国家又山穷水尽,这一次欧元区维持强硬的货币控制政策,也就是绝不再轻易印钞。如果印钞救助希腊西班牙,德国通胀率将急剧增加,欧元会失去人们的信任导致解体;如果坚持不印钞,欧元持续从希腊西班牙等国流出,加速希腊和西班牙的社会资金链断裂,货币会持续紧缩(通货收缩),这意味着政府更难以运转,一旦希腊西班牙等任何一个国家出现政府关门事件,同样会影响欧元的生存,进一步导致世界经济危机。
在美国,QE印钞随着恶性通胀压力的加大逐渐退出经济系统,如果不退,美国将陷入恶性通胀,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减少,减少QE印钞,美国经济也会减缓进入萧条。
更重要的是,2014年国际市场进入加速下滑的轨道,随时出现第二波危机,这一轮危机的规模更大影响更深远。第二波经济危机后,世界经济将崩溃在某个不确定的时点,之后世界经济大萧条,其深度和广度将远远超过1929年经济大萧条。
在中国,人民币汇率导致出口企业雪上加霜。人民币升值后,中国生产商和欧美进口商都难以接受价格调整,而大宗原材料价格暴涨吞噬掉企业的微薄利润,大量企业还因为缺乏期货市场和金融外汇知识,在完成订单结算时才发现自己不赚反亏。一方面各种成本和人民币汇率一起上升,另一方面国际订单逐渐消失,欧美采购商优质优价的采购模式逐步倾斜到质次价廉,企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被挤压。
2012年发达国家的进口商减少在中国采购,把订单转到其他价格较低的地区。服装曾是中国出口的最大宗产品之一,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下严重衰退,2006-2007年,北美很多中档商场的服装大都是中国制造,2013年中国制造的份额明显缩减,取而代之的是其他产地服装。(在2010年以来的经济分析中,笔者曾多次从不同角度强调中国出口在快速失去竞争力、开始大批被淘汰。)
2014年美国缩减QE,直接引起一些落后国家的货币对美元的大幅贬值,如果继续缩减他们的货币贬值幅度更大,人民币对美元保持稳定或者小幅升值,中国订单将加快向其他地区转移,中国的外贸更没生存空间。
出口企业面对矛盾的形势难以抉择无所知从,纠结在于企业亲历获取的信息和从主流媒体获得的信息反差巨大:一方面,自己的业务快速减少且越来越难做。大量出口企业能够感受到,国际市场需求在减少或者缓慢消失,有的需求甚至突然消失,本土加工厂、港台和欧美日资企业都面临同样困境。欧美客商日益减少,落后国家的客商越来越多,曾经火爆的广交会到2013年沦为落后国家客商参观的杂货铺。
另一方面,在国家的主流媒体里,世界经济一直在好转,美国失业率创新低,欧洲也积极解决希腊西班牙等国的问题。这些正面的积极的消息,让出口企业感觉还有希望,未来仍有发展空间。
如果没有这些消息,出口企业可以果断关门及时止损,而媒体信息让企业保留一份希望苦苦支撑等待转机。这种苦熬的致命之处在于,企业在坚持的过程中实力消耗殆尽。(第七部分完)
(供稿单位:中国经济文化研究所)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