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短视的家长,肤浅的老师,总以为教育理论、理念太深奥了,只要寻求几个“绝招”,放之四海皆准的“方法”,好对付孩子或学生。这种急功近利、一蹴而就的心态和打算,在教育孩子或学生时没有不失败的。教育理论、理念比起教育方法何以更重要?简单的说,任何教育方法要达到什么目地,实施到什么程度,对孩子或学生是否适合,是否接受,有什么效果?都得有理论根据,有实践根据,要有成效!因为教育科学是实践的科学。且不说错误的理论和理念,例如,“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名人”,肯定是错误的观念。“人才”和“名人”没有一个是“打”出来的。也许可以“打”出“技巧”、“技能”,断断打不出智慧、聪明和崇高的品德!“德才兼备”、“德高望重”、“德艺双馨”……都是“德在先”、“理在先”。一个健康健全的人,“德“是统领“才”的,,“才”使用起来才更加符合人性,符合社会需要,“才”是靠“德”育出来的。“德”统领方法,方法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例如,“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成长的奠基石”。这是家庭教育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成为家庭教育理论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孩子从呱呱落地来到世界上,他就无可选择的要受到父母的知识、习惯、方法、语言以及行为方式的熏陶和教化,这就是家庭文化环境的影响,给孩子作为人类一员的基础的全面影响。父母的教育方法必须与此相对应。
生活中一些简单的事父母都不得忽略。孩子摔倒了,要让他自己爬起来,在一旁鼓励他;摔痛了,让孩子哭几声,要他自己去拿纸擦眼泪,而不是要孩子去骂、去踢绊倒他的小板凳,出一口气!否则报复心理从此诞生!在哄孩子不哭不闹时,许多父母就吓孩子“鬼来了”!?“老虎来了”!?“警察来了”!?这种方法只能培养胆小的人!在成长过程中,各种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处理是关键。得意的体验就是满足,失意的体验就是挫折。这些体验给人的成长提供许多正面或负面的“精神感受”:父母要孩子事事“不让人”、“不能受欺侮”、“他打你,你也打他”,或者是“要谦让”、“要忍让”、“不要以牙还牙”等等。这些“精神感受”都会在以后的人生中显现出来。
还有一种教育理念,“急躁是意志弱的表现”;“只有心平气和,宁静的氛围才能培养和发挥孩子的聪明才智”。因此,父母不能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稍不遂意就发出一些“气话”、“狠话”、“绝话”。如“一定要达到最好的成绩”!?做不到或完不成“×××”,“不能睡觉”、“不能吃饭”、“不能看电视”、“不许跟朋友去玩”、“不给你买玩具”、“不带你去旅游”!!等等“十不能”、“十不准”。这种“不能和不准”会引起孩子极大的反感和失望,他的正常需要被家长剥夺了。家长急躁有时会毫无方寸,失当的语言或暴躁的行为就成为加固孩子心不静和逆反的催化剂。心理学实验认为,心态平和和宁静的氛围(心理环境)毫无任何干扰,它能调动人的记忆,恢复记忆线索,把储存的信号(知识、信息、技能等)提取出来。让人聪明、智慧。
我的八岁的小孙子有一句话说了“五年”,给我触动很大。他从三岁不到就对我说:“我自己来”!包括穿衣、睡觉、盖被、打电话、开关电视机、“玩电脑”、“铲雪”,吃喝拉撒无所不包。一般概念里,这点孩子是“不让他自己来的”。事实却让我看到,这些事样样都可以“自己来”。当然也可能“自己来”时“闯祸”、“不尽人意”、“不守规则”,可他“自己来”时,有成就感,靠自己,不依赖别人,培养了自信心、自治精神,培养了独立和集中精神的能力和统合能力。如果稍加指导,会培养处理事务的精确性、注意力。孩子开始欣赏自己(比父母的嘉奖都重要);而且手指、肌肉,控制力达到发展,这对孩子向成熟、理智发展有极大的推动力。我发现,小孙子的许多“自己来”都是在他喜悦的心情中完成的。
满足孩子的心愿,放手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自己来”是教育孩子的重要方法,去掉“怕”的心态在旁做一些指导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扬子江更多故事请看﹕
//m.yaggayow.com/taxonomy/18005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