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习近平资料图。(网路图片)
习近平曾经数次回忆,在知青插队生活中曾跨过“五大关”。最初同来的知识青年大都是军队干部子弟,半年后大部分都当兵走了。后来的近两年时间里,只有习近平一人坚守。
城市既然不可留,回到梁家河,这时,16岁的习近平在几乎面临绝境时,开始真正融入这片养育并成就了父辈的土地,和农民不分彼此,自觉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砺,并从中品味出充实和快乐。
他曾数次回忆插队生活中跨过的“五大关”:
一是跳蚤关。梁家河的夏天,几乎是躺在跳蚤堆里睡觉,浑身都被咬肿,皮肤过敏,水泡溃烂。但两年之后就习惯了,无论被如何叮咬,照样睡得香甜。
二是饮食关。没有精米细面,主食是粗粝的杂粮,玉米面窝头。曾经几个月吃不到肉,分到一点猪肉,顾不上做熟,就切下一片生肉放进嘴里。而后来陕北乡村的饭菜是他经常怀念的。
三是生活关。自己学着捻毛线,缝衣服、缝被子都是自己做,生活自理能力很强,就是在那时打下的基础。
四是劳动关。习近平起初拿的工分还没有妇女高,两年后就拿到了壮劳力的10个工分,成了种地的好把式。在陡峭的山梁上放羊,下雨刮风在窑洞里铡草,晚上看牲口;春天担粪,一担猪粪、牛粪有七八十斤重,挑到几里外的山上;夏天担麦子,200斤,10里山路一口气走完。
五是思想关。曾经嫌弃乡民身上有虱子,后来常常和他们睡在一个炕上,甚至合盖一床棉被。
习近平说,在陕北,让他受益终生的是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
比如,刚到农村时很教条,听说老乡是富农就会将其轰出去,后来才知道所谓富农只是因为养了几十只羊;看到要饭的就认为是“坏分子”“二流子”,不知道当时因为农业凋敝,家家都是“糠菜半年粮”,妇女儿童出去讨饭,才能把粮食留给壮劳力吃,让他们忙春耕。这些是在农村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才了解,让他感慨很多。
父亲还在监管中,尚无明确结论,这是习近平始终难以摆脱的阴霾。为了加入中国共青团,他写过8份申请书。为了入党,他写过10份申请书。
1973年,同去的知青在准备进入大学读书,而习家的背景仍是难以逾越的障碍。那一年,除了习近平,梁家河的北京知青已经全部离开,习近平几乎面临绝境,但最终隐忍了下来。
20岁的习近平被推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他和社员一道打井、打坝、修公路,将陕北认作第二故乡。
打坝淤地时,他身穿一件蓝色的旧棉袄,腰里系一根点炮时用过的导火索,卷起裤管、光着脚,站在初春刺骨的冰水里。
至今,习支书带领社员打坝造出的良田,还年年长出颗粒饱满的玉米。
1974年1月,《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介绍四川推广利用沼气的报道。习近平在小油灯下读到后,立刻想到要将沼气引入交通不便、缺煤缺柴的黄土高原。
他步行50多里山路来到延川县城,告诉县委想去四川学习制取沼气,而县委也正想推广沼气。3个月后,6名延川人前往四川“取经”,习近平是其中之一。
很快,梁家河成为沼气试办点。习近平带着人挖沙子,背水泥,烧石灰,备齐材料;沼气池漏水跑气,需要及时清理出水粪,他们连夜用桶往外吊水粪,在炎热的盛夏,干了一天一夜。
他曾面对延安电视台的镜头回忆,第一口沼气池不出气,原因是导气管堵塞,“最后一捅开溅得我满脸是粪”。
梁家河的沼气池是陕北的第一座沼气池,也是全陕西省的第一座沼气池,而习近奔驰下的村庄,后来成为全省第一村,70%以上的居民用上了沼气。“那个时候我是天天到处督导,又是支部书记,又是沼气专家。”他说。
今天的梁家河村口立有一块碑,碑文记录着,习近平曾带领村民修建沼气池60口。现在,经过更新技术,沼气池仍在使用。
陕北作家曹谷溪,应该是最早将习近平写进新闻报道中的人。1975年9月20日,他在《延安通讯》上发表长文《取火记》,描述了习近平引进沼气的全过程。
后来,他又在博客中记述,当年去梁家河采访习近平,进村时路陡不平,吉普车打滑上不去,习近平和几个后生,一起用力将车子推进知青居住的院里。
习近平15岁到梁家河插队,22岁离开黄土地。
作者:佚名,原题:习近平忆知青岁月:学会了抽烟拿变质面包喂狗惹非议,节选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