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房价下降 人们关心的就是吃饭的问题了

【看中国2017年6月10日讯】6月6日,央行宣布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4980亿元,品种为1年期MLF,中标利率3.2%。一石激起千层浪,财经圈子里顿时炸开了锅,几天来围绕着“4980亿一次性投放算不算放水?”这个话题,从郎咸平、叶檀级别的大神,到各路草根财经人物众说纷纭吵闹不休。

人民币究竟有没有超发?

只为阐明观点,其实这个小标题本身已经不够严谨,而应该作“人民币超发究竟有多严重?”来看下面一组数据。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中国GDP总量74.4127万亿人民币,等值10.8万亿美元;广义货币余额M2为155.01万亿人民币,等值22.55万亿美元。M2/GDP=208%;

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数据,2016年美国GDP总量18.6万亿美元,美元货币发行量M2为13.2768万亿美元,M2/GDP=71%。

换句话说,价值100美元的社会财富,只对应着71美元货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代表了美元的升值空间;而价值100元人民币的社会财富,则对应着208元人民的货币,这是不是折射出人民币贬值的空间?当然这只是一个模型。

结论毋需多言,将近三倍的差距,再纠结于中美两国M2代表的涵义已毫无意义。

超发货币是政府本能

铸币权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最值得追求的权力,只因为货币可以随时拿来交换别人的劳动和时间。都知道美元可以买遍世界,全球最牛掰的发币银行自然非美联储莫属。相比之下,委内瑞拉的玻利瓦尔名声就不那么好,甚至连本国人也不太稀罕,整天闹着要换美元,可惜的是马杜罗同志并不同意这么做。

全球贸易时代,真正可以代表财富的货币,背后支撑首先是国家信用,其次才是经济基础。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哪一种坚挺的货币也不例外。而经济基础不够坚实,尤其是发币央行不独立的币种,国家信用自然也就难以保障,就只能以上述坚挺货币为锚,发行在自己国家内流通的货币。

关于这方面,来看个数据。根据央行统计,4月底基础货币余额299463.62亿元,而同期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0295.33亿美元,按同期汇率折算后,外储占到了基础货币的70%,本币发行之锚一目了然,而这也是政府铁心保外储的根本意义。剩余的30%呢?是本国资源的货币化,当然了,还有超发货币。

信用货币时代,每一张货币对发币银行来说都意味着一笔负债,而货币超发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直接稀释债务。从这个角度讲,任何政府都有超发货币的原始冲动,但却不是每个政府都可以任性做到的。打个比方,即便是牛掰如美国政府,也决定不了美元发行多少,因为这项权力掌握在美联储手中,而后者是独立于美国政府之外的。这点不像咱们的央行隶属于政府,经济危急时刻央行行长甚至可以兼任,至于想发行多少货币嘛,呵呵。

本币已经超发,继续投放其实就是放水

本币已经超发,并且还有点儿严重,这是不争的事实。

有一种说法是,‘发了4980亿不假,但6月6日、7日、16日分别有1510亿元、733亿元和2070亿元MLF到期,合计共4313亿元被对冲后,仅剩667亿,这不算放水’。有没有道理?这是完完全全的强词夺理,而病根在于本末倒置。

根本毋需探讨的是,究竟是货币投放在先呢还是回收在先?没有投放哪来回收之说?超发了回收难道不是分属应当的吗?一句话,本已超发就不应该继续投放,拿MLF到期作为继续放水的理由,本身就站不住脚跟。

好了,如果仅仅是超发了667亿,这本身并不算是什么了不大起的问题,瞬时补充流动性,到期收回也还算正常。单纯争论这个话题毫无疑义,就此打住。

M2/GDP=208%,超发货币该如何处置呢?理论上当然是发币银行回收注销咯,但此时有人拿‘超发既成事实,市场流动性不足,央行应当循序渐进收回流动性’做挡箭牌。货币超发市场还缺钱?这个问题本身就有点儿严重了。好吧,姑且不追究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笔者承认市场钱紧这是实情,暂时保留这部分超发流动性。但是,总不应得寸进尺,继续饮鸩止渴吧?如此超发多少是个尽头呢?

数据显示,2016年来,中期借贷便利成为央行最主要的货币发行方式,MLF余额也越来越大,1月末为35728亿元,2月末达到37613亿元,3月末突破4万亿元至40643亿元,4月末为41083亿元,5月份又增加935亿元至41578亿元,不断刷新记录。而除了MLF,PSL(抵押补充贷款)余额也已经达到了23473亿元,成为央行第二大发币渠道。截至5月末,MLF+PSL=6.5万亿的基础货币投放!

6.5万亿的基础货币,通过商业银行、影子银行的存贷款转化,乘上当前5.33的货币乘数,市场上已经增加了34.7万亿的M2,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而在这个基础上,6月6日4980亿的MLF投放,不仅在金额上创出了单日净投放历史之最,更重要的是本次MLF选择了期限最长的1年期,而且是3.2%的超低中标利率。央妈想让这笔钱尽可能在市场长期、低成本流通的用意显而易见!

表象下的深层次原因是,打着补充市场流动性的幌子投放基础货币,本质上靠新增货币刺激经济增长的老套路并没有变。小水滴灌次数多了,水位也是越涨越高的,更遑论一次投放接近5000个亿!完全无视以前的积累,只强调当月的到期,如果说没看透还情有可原,处心积虑为放水辩白的话,那结果只能是越描越黑。

资本市场现状

2008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但不幸的是长期以来的货币宽松政策已经让各国债务缠身,因此又不得不忍痛收紧货币政策。

美国经济率先复苏,让美联储有了持续紧缩货币的底气,而欧洲央行退出QE最晚也就是在2018年,人民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长期宽松吗?嗯,除非直接关上国门自己玩自己的,那样什么资本外流呀、人民币汇率呀、FDI外商直接投资呀……啥啥的一切问题就都不需要再考虑了,关起门来发货币,但这可能吗?

既然不能,那就必须顺应潮流,被动收紧货币。问题是从实体制造业到虚拟金融、房地产等等,这些年来都已经习惯了靠央妈放水过活,甫一断奶立马喊着要死!怎么办?首鼠两端。时刻紧盯汇率,人家稍微一松,咱们就赶紧松一松,向市场注入一点儿流动性,不等人家收紧,央妈就提前扎进裤腰带,各路市场主体要死要活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始终是头等大事!

而这也就注定了货币长期收紧是大趋势,偶尔瞅准时机放一放水,就像6月6日的4980亿,只是权宜之计。但问题是,往往放着放着就积少成多了,导致风险持续积累。这就是当下资本市场最真实的写照!

不放水,如何保持市场流动性?

既不放水积累风险,又不使市场缺水经济硬着陆,有没有两全其美的策略?

只有一条路——盘活存量资金!

存量资金最多的地方在哪里?首先是在金融系统内空转。关于这方面,也是高层深恶痛绝的,在一行三会的严厉监管下已经有所收敛,篇幅所限不展开谈。

重点来看盘踞资金最多的房地产领域。长话短说,要想驱赶货币从房地产中流出来,流入实体制造业和服务业,就必须从根本上打压房价!而这必须要降低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舍此之外所有那些个姓‘限’的调控政策都只是扬汤止沸!

只有当房价真正降下来了,炒房赚钱效应才会自然褪去,资金才会自动流出来。而不是一边坐拥土地收入,去苦苦寻觅高位接盘侠,一边借口保持市场流动性放水。不妨换个说法,只要货币持续超发,房价永远不会下降,最多市场冰封!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勇气这么做不啻刮骨疗毒,过程一定剧痛无比,但却是唯一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良策。可以循序渐进,但绝不可以只喊不做。

最后一点就是减少基建项目审批,让国家投入到铁公基中的庞大预算支出,流入民生保障领域中去,去补贴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产业,通过解除老百姓的后顾之忧,降低老百姓的储蓄比例,从而把更多的钱拿出来消费,解决各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本出路不在于政府投资,也不在于出口创汇,而就在庞大人口基数下的内需之上!

好了,货币放水的话题到此为止,来谈文首的第二个问题——房价和吃饭。

房地产终局取决于经济结构

笔者一直以来都是本朝房地产经济的看空者,这点不假。至于说是不是挺房价,短期来看是,长期看不是。骑墙吗?非但不是,这恰恰是真正的中庸路线。没错儿,中庸——坚守原则!固然天下苦房已久这没错,但在我们尚不能改变掌握资源分配权的群体,他们的想法之前,就非常有必要关注他们的诉求到底是什么?

中国是一个‘民主’国家,但显然又打着深刻的人民民主专政烙印,在一定区间内,权力和政策对经济的引领和影响无出其右。从这点来讲,只要高层心目中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还没有完成,还没有足够的财政收入取代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模式,那么土地出让金就不会下降!而面包始终是由面粉加工而成的,只要面粉价格铁板一块,面包商会赔本儿卖给你吗?嗯,只要秩序还在,完全没有可能!

这就是笔者短期看是的依据,同时也是任大佬们永远看多房地产的底气之所在!以政府投资为绝对抓手的中国经济,什么时候能够转型升级成功?呵呵,你能想像完全依靠存放贷利差、业绩名列世界前茅的工商银行,一觉醒来会升级成为摩根大通吗?还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诞生像苹果、微软这样不依赖山寨的原创企业?如果你对此没有信心,那就给畸高的房价一点信心吧。

这是从社会稳定,或者干脆说是从政治、政权角度得出的结论。如果不受外力影响,那么这个游戏可以一直玩下去,资产价值也会越来越高,如此就真应验了任总那句话,你今年不买,明年房价只会更高。

而为什么长期看空房价?那就是经济结构始终难以被下决心调整,政府投资房地产和铁公基拉动经济增长的路数得不到根本性扭转,货币政策服务于经济政策,便始终游走在超发刺激经济和收缩保证汇率的钢丝上。而随着超发绝对值越来越大,直到有一天资本再不敢为房价托底时,房地产业将彻底失去资本支撑。那时是什么局面?国人的羊群践踏效应秉性注定了——瞬间委地一地鸡毛,各路资本疯狂逃逸……

超发货币冲击民生

回到文首的问题——为什么说一旦房价降下来,人们就不再关心买房,而是吃饭问题了?

这恰是一个政府最为担心的问题,试想一下,一旦房价真正降下来,人们纷纷抛售手中房产,资金大量溢出,而实体制造业和服务业又因为高税收导致的低利润无人问津,吸纳不了货币洪水,那从房地产中溢出的天量资金会冲向哪里?

资本的逐利性一定会驱使资金冲击民生产业,而首要炒作对象就是粮食!关于这一点太敏感不多谈。这也是笔者经常忧虑经济危机到来时,粮食问题比什么都重要的原因。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不老的阿甘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