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影响身体健康,没有非得生病的老人。(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我曾建议一名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大哥,把住家搬到空气比较好的地方去,有松杉柏桧的山上最好,或是空气污染没那么严重的乡村也行。这位大哥坚决地摇摇头说:“才不要,老人才不能住那么偏僻,要住闹区比较好。”
我问理由,本以为他是舍不得离开邻居、朋友,没料到他竟回答:“闹区才有大医院啊,以后定期拿药方便。”
这位大哥其实身体还硬朗得很,只要稍微调整一下生活习惯就能恢复健康,还没到需要天天使用药物的地步,他却已经在为老年生活“写剧本”,计划自己老了以后会生病,得时常进出医院,也许还得请个人帮他拍痰、推轮椅到公园晒太阳等。
关心自身健康是种很好的态度,但搞错了方向就伤脑筋,目标应该是预防疾病发生,不是预期疾病会发生;或担忧自己可能生这个病生那个病的,要住在离医院不远的地方才有安全感。我向他说了个故事,希望他打消“老人一定会生病的”念头,万一真让他“心想事成”那就麻烦了。
故事是这样的:在美国哈佛大学任教的心理学家艾伦・兰格(Ellen J.Langer)曾和研究生设计了一个复古的“时空胶囊”,将一座古修道院布置成一九五九年的模样,邀请八位老人家入住一周做为实验组,听五○年代流行的音乐、看那时候的电影与报章杂志,把“美国发射第一枚人造卫星”当成刚发生的新闻来讨论,并且没有人协助他们穿衣走路,他们要像二十年前的自己那样,自己打理生活。
另外八个老人为对照组,被心理学家要求得用怀旧的方式回忆与谈论二十年前发生的事情。实验结果,活在二十年前、心态年轻二十岁的实验组老人,身体灵活度与智力测验都有比较优异的成绩,奇迹似的,他们的听力、记忆力、胃口、视力似乎也跟着回到过去,在旁人眼中,他们甚至“看起来更年轻”。
艾伦・兰格的实验,让实验组的老人家们惊讶地发现,原以为自己没办法打理的生活琐事,其实有办法做到嘛!艾伦・兰格的诸多实验都指向了这个结论——心态能影响身体健康。我觉得他做的实验很棒,证明了只要心态保持自由开放,不去否定自己的潜能,那么一切皆有可能。与其担心生老病死,为自己的老年预先编排各种“悲惨的情节”,自己吓自己,不如把头脑省下来,来想想有没有能让身心灵都很健康的方法。
耶鲁大学研究人员也做过一项长达数十年的老化研究。年轻受访者若认为老人是无助的,对衰老抱持悲观看法,认为步入老年后失能的机率很大,经过长期追踪、统计,他们罹患心脏病与中风的机率,是乐观看待老化现象的人的两倍,且对老化悲观的受访者,他们的寿命平均也比乐观的那组受访者少了七.五岁。看看西藏那些高龄,甚至活到百岁以上的喇嘛们,到老了都还能主持法会,转山转水转佛塔,做大礼拜,谁说“老了一定会失能”呢?拜讬,把这个念头放下吧!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