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人生智慧:提高修养,杜绝四种毛病。(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至圣先师孔子的修养是无庸置疑的,他不仅在修德养性方面是做得相当杰出,还可以指导他人,对别人的人生起到了关键作用。现在,小编要介绍孔子于《论语・子罕》中提出的八字四绝妙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你若用心体会、实践,包管你能够提高己身修养,渐渐地杜绝了人类皆会出现的四大毛病。
当然,前提是,我们得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地效法孔子之言,以确切达到这四点。然而,孔子为什么要提出这八字呢?自然是历经眼观八方之后的深思熟虑才有感而发。
这八个字的“绝四”之法可说是孔子思想的大特色,因为它不只是运用来思考的文字而已,它还牵涉到道德观、自我认知、执行力与省思深浅等问题。当我们真正体悟到自己的不足,决心改过、自修,方可培育出崇高的人格与清新的风格。那么,“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究竟是何意思呢?孔子主要是在告诫人们得克服四种毛病:不会凭空揣测、臆想,看待事情不绝对、不专断,不固执己见,不会凡事只为自个儿着想。
只是,话可以说得很满、很快、很多、很清高,可是要能真正理解它的真义,那可就难了,而要真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可就不是随口说说,顺手摸摸这般能在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程度。毕竟,有的人将之奉为圭臬,沉着、平稳地去实践,也未必能高声、自信地说自个儿终有圆满完成的一天。小编认为,任何磨练、加强个人品德的炯诫可以很多,可是这都不止是文字上的问题,因为这可是影响中国深远的教育家、大成至圣孔子所交予我们的终其一生的生命课业啊!现在就来说说这八字四绝吧!
一、毋意
小编觉得,第一点就难透了。
“毋意”是孔子在教导我们说遇到事情切勿凭空臆测。大家都晓得,碰到问题,甚至是在还没发生问题之前,就要未雨绸缪,可是人人都很难控制自己的“胡思乱想”。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不断地揣测事态的发展。这个时候,就难免会被“先入为主”的观念或“刻板印象”所制约。所以,为人处事还是不要过度主观,以免致使自己觉得唯有自己的想法是最好的、最适当的,进而听不进别人所讲的话或否定他人的建议。当我们总是无法采纳旁人的意见之际,还能看见自己的弊病所在吗?!
二、毋必
“毋必”是指做事不专断,不会希冀事情一定得随着自己的意思在进行。万事万物都有自己运行的规律,也都各自牵涉诸多因缘关系,当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交互在一起时,很难事事都线性、单一的延展而不起变化的。所以,自己若能不强求事事都得按照自己想要的状况那样去达成,就能减少偏激、偏颇的状况发生。
孔子是闻名于世的教育家与哲学家。(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三、毋固
“毋固”是在说不要固执己见。我们都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在思考问题,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对的,行为模式都是对的。一旦我们这样想,很多事情就会因为自己的固执而受到牵制或处在难以挽回的错误之中。
其实,这与自信并无太大关系。孔子不是说过“君子不器”嘛!连道德高尚的君子都不要像只有一种用途的器皿一样了,那么一般的人士怎好意思判定只有自己最对最好,而不接受多方意见以拓宽自己的心量眼界呢?
你若说这只是一种习惯,那么就可以学习改换心态思绪,多聆听他人意见,多尝试改换自身习气,以免变成无法更移的定型之人,这样是难以培育出观瞻宽广之局的视域的。
四、毋我
最后的“毋我”,乃是最高的境界。这就是不以自我为中心的“忘我”,倘若你能够凡事先为他人着想,多考虑别人会有不同的状况,那么自然能养成无私的境界。当你一天一天的改换想法,推己及人,这样不仅能消解过多的烦恼,还能让自己快乐起来,而你身上本有的毛病亦会逐渐递减。终有一天,你会让自己大吃一惊:原来我已经变成一个高尚的人了。
其实,“毋我”是能让我们不再把自己放得那么大,看得那么重,不再日渐增养、积累只顾虑自己利益的私心。倘若我们把自己看淡了,心量一大,自觉天地宽阔,那么离孔子那般完善的高德之域也就更进一步了。
参考资料
胡楚生編著《新译论语新编解义》(台北:三民,2015)
〈孔子的金言:为人处世,注意这四种毛病〉
《论语》(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贯明〈人生感悟:君子不器〉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