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癌症人逐年增加,但口腔癌是目前最容易预防的癌症。(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癌症时钟快转、罹患癌症人逐年增加,但在众多癌症中,台湾国健署说,口腔癌是目前最容易预防的癌症。
口腔癌泛指口腔构造里的所有恶性肿瘤,包含了:唇、前舌区(轮状味蕾之前的部位)、口底区、颊黏膜、齿龈、硬颚区、后臼齿三角区等等;至于需要病患张大口且仔细看,位居较后方的舌基部、扁桃腺并侧咽壁、软颚区和后咽壁则属于“口咽部”位于该处之癌细胞有较大机会转移至淋巴系统。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证实,槟榔属一级致癌物,台湾槟榔文化由来已久,根据行政院主计处调查,台湾18岁以上人口平均一年消费6.5公斤槟榔,卫福部的统计也显示,口腔癌发生率10年来增加了31.4%,也是近10年来男性癌症中,死亡增加最快速的。
国家卫生研究院也曾发表研究报告,发现嚼槟榔者得到口腔癌的机率是不嚼槟榔者的28倍,日益流行的嗜食槟榔者成为口腔癌之潜在患者,男女发生率约为三比一,口腔癌位居男性国人癌症死亡原因及发生人数第4位,且吃槟榔者往往也有抽烟、喝酒习惯,若烟、槟榔、酒来者不拒,口腔癌罹患率更高达一般人的123倍。
许多口腔癌是从口腔癌前病变或癌前状态而来,口腔癌症状主要为口腔内溃疡、硬块、红斑、白斑、扁平苔藓、疣状增生与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等,或伴有颈部淋巴肿大,不能张口、咀嚼吞食困难等,初期大都没有疼痛,当肿瘤变大,局部坏死后可能造成细菌感染以致疼痛异常。而嚼槟者得到癌前病变的机会较一般人高,其中最令嚼槟者“有口难开”的癌前变病就是“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一般称为口腔硬化,为口腔癌前状态的一种,是慢性的口腔黏膜组织产生发炎及纤维性的病变,99%患者都有嚼槟榔习惯。主要特征包括口腔黏膜苍白(多为颊、唇和软颚黏膜)、反复出现溃疡或水泡,最后黏膜失去弹性、纤维化而张口困难,严重影响日常口腔功能。
口腔癌是目前最容易预防的癌症,只要拒绝槟榔、烟、酒,罹癌风险即降低,且口腔癌前病变可透过口腔黏膜检查发现,研究已证实可降低26%死亡风险。
口腔癌的成因与喝酒、抽烟、吃槟榔有关系,很容易自己检查或发现。如果口内溃疡超过二周未愈或有异常白斑、红斑、硬化等现象,宜进一步至医院检查。国人之口腔癌患者就医时超过六成皆是第三期以上,可见均是延迟就医。肿瘤愈大,手术切除范围愈大,会影响术后之治愈率、外观、发音、吞咽等,宜早就医。
吃槟榔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一位口腔癌患者的整个疗程可能需花费数十万至上百万元,手术后残缺不全的颜面和口腔,影响吞咽及咀嚼功能,也需要长时间的心理建设才能重新融入社会。
国健署长王英伟提醒,年轻朋友千万不要因为好奇或是朋友邀约而轻易尝试嚼食槟榔;有嚼槟榔的朋友,一定要尽早戒除槟榔,定期做口腔黏膜检查,就是预防口腔癌症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