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传说中有各种版本的“红眼石狮的故事”,最后的结局都是信者得福报,躲过劫难,从新开始新的人生。(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历史的传说中有各种版本的“红眼石狮的故事”,最后的结局都是信者得福报,躲过劫难,从新开始新的人生;不信者毁灭在灭顶之灾中,后悔都来不及。这都是人道德的低下与败坏带来的必然。今天的人类因为道德的败坏同样面临着选择问题,这些历史传说能给今天的人类提供借鉴,以免因为选择错误悔恨永远。
有这么一则“山阳城的沉陷”故事,熟知有关红眼石狮故事的读者读来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与思考。
在杭州湾的一片海域埋葬着一座曾经繁华的城市——顾邑城,民间又称之为“山阳城”。
在乍浦沿海地区流传着一句已有上千年历史的顺口溜:“沉掉山阳城,氽起乍浦城。”史书记载,这山阳城应该叫顾邑城(又名东顾城)。据《九山补志》云:“顾邑城,高一丈周三里,汉海盐县治。又有横浦通城下入海。”由于顾邑城位于(九山)之阳,所以民间又称之为“山阳城”。这座山阳城在唐朝末年时沦陷入海。
这山阳城原也是千年古城,曾经作为海盐县的县治180多年,至唐朝末年时期更是一座人烟稠密、市场兴旺的繁华城市,人们都过着经济繁荣、生活安定的日子。
后来,在这座城市的闹市区来了很多北方的豪门贵族,这些人全都身穿长褂,头戴礼帽,肩搭筒篮,手捧水烟锅,他们凭借政治上的权势相互勾结,肆意鲸吞、掠夺平民百姓的财富;平日还横行霸道,欺压百姓。
时间一长,许多当地人也都学会了欺诈、坑蒙拐骗的伎俩,穷富之间也渐渐地人人为敌、相互仇视,最后发展到有地位权势的人与富商狼狈为奸、坑害百姓,而一些不安分的穷人为了追求富裕也开始了偷盗、抢劫。一个好端端的山阳城,被折腾得整日里乌烟瘴气、怨声载道,本分的百姓竟状告无门、苦不堪言。
这天,山阳城里来了一位挑着货郎担卖油的白胡子老翁,老翁走街穿巷时遇见好人便说:大水要淹山阳城。可是一直到过了大年初二还是无人肯信。大年初三这天,卖油老翁走到南城门口时已近黄昏,此时来到一户只有母子俩人的人家,好心的母子俩见这么晚了卖油老翁还在四处奔走,便端上烫茶热饭留卖油老翁在家一起用餐。
茶饭之后,卖油老翁意欲以香油相谢,但母子俩一定要用自家的鸡蛋来调换。卖油老翁本来对山阳城的人已经心灰意冷,现在遇上如此好人哪能不讲。于是告诉其子邓华:“山阳城中,众多害逆,恶贯满盈,玉皇大帝已发旨沉没全城,你每天凌晨必须去城隍庙门口看看那一对看门的狮子,若是狮子的眼睛变红,下沉的日期便已到了,马上背你母亲向西北方向逃难。”
邓华听了卖油老翁的话竟十分相信,一连三天都早起察看,正好被一个杀猪的师傅看见,杀猪师傅问清情况后,却以为是痴人说梦话。
第二天早晨,那杀猪的想耍耍邓华,便端了碗猪血抹向大石狮的眼睛。邓华看到大石狮的眼睛出血,急忙回家背起老母亲向西北方向奔跑,边跑边喊:“山阳城要沉脱了,快逃命啊!”周围很多人都以为邓华在发神经病,只有少数好心的人怕邓华出事,就跟在他的后面。
邓华背着老母亲到了陈山脚下就再也跑不动了。谁知邓华跑后不长时间,人们发现在那邓华跑过后的土地都在下陷,远处的海水中的滚滚大潮也紧随着汹涌而来,很多人这时再想逃命已经来不及了。而邓华停下的地方,土地竟没再下陷,那海水就涨到了这里。邓华回头看去,那远远的山阳城早已成了汪洋大海,就连山阳城旁那高大的王盘山也沉入海中,仅露出几个小小的山头。跟着邓华跑出来的人都随他进了陈山唐家湾。多年后,在这里一座漂亮的乍浦城建立起来了。
整个山阳城沉陷了,只有邓华等不多的好人活了下来。
通过这则历史传说可以看出来:人的善心善念很重要,谁能守住这个善念,谁就能走到最后;谁失去善念,为了利益与贪欲做尽坏事,只能得到毁灭的恶报。同时还可以看到:在大灾难来临前神会以普通人的面目出现前来救人,以各种方式点化人,考验着人心,选择能否得救的人,但人能不能得救,完全看人自己如何选择。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