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循环到全国统一大市场,习近平要干什么?(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现在的经济形势,按照中国总理李克强4月7日在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上所说,“有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经济运行面临更大不确定性和挑战。”就在这个时候,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此前还有经济内循环的政策,从内循环到统一大市场,习近平要干什么?
港台时间4月10日晚,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下称《意见》)。
该《意见》基本涵盖了所有的经济领域,官媒声称,“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为今后一个时期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行动纲领。”
“全国统一大市场”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词句,中共早就开始谋划。
2021年12月17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深改委)第二十三次会议。
习近平在会议上强调,“迫切需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
在2021年3月发布的《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提出,要“加快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
根据官方的解释,“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指把物流成本降下来,同时,全国统一市场的构建也会拉动消费,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共提及25次“稳”字,而2020年只提及13次。而且会议还提到,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凸显中南海对2022年中共二十大召开这一特殊年份经济形势的担忧,因为习近平试图连任。
有观点认为,中共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一举措与“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经济模式如出一辙,反映中国正在加速退回毛泽东的计划经济时代。
这是对比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经济现象得出的结论,但时过境迁,经济模式和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包括现在的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都是过去不曾有的,而且现下的工业、服务业等活动都不可能回到毛泽东时代的状态。中共的欲望和野心也早已经膨胀数倍,要的不仅仅是对老百姓的普通控制,毕竟现在中国就好像一座大监狱,人们无基本人权和自由可言。
其实把各类线索串联起来,就可以发现,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习近平在不断调整其策略。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后来的经济“内循环”政策,以及现在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习近平的经济政策不断内敛。
简单来说,习近平急于开启全面内需市场的发展,应对现在及未来与世界脱钩的外需环境变化。
例如,川普(特朗普)政府对中兴和华为等公司制裁,以及发动贸易战,在经济、科技等领域与中国脱钩。
而且经过疫情的冲击,全球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已经发生了转移,逆全球化的行动风起云涌,将成为2022年的经济主要基调。大国博弈会更加激烈,因为中共的存在对全球都是一个重要的威胁。包括哪些暗地里和中共勾勾搭搭的政府、政客也是一样,势必遭其昏招儿反噬。
特别是俄乌战争爆发之后,资本市场、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迅速采取行动终止长期的商业和投资关系,力度已经超越了西方政府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俄罗斯与全球经济的脱钩,将促使各国政府和公司更广泛地重新评估产业链和供应链,并重新考虑对其他国家的依赖程度。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全球化的过程中,绝大部分国家都参与其中,成为全球化产业链的一部分,甚至是重要的一环。也许当时人们没有意识到,一旦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全球就会大乱。
例如,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的初衷,是各国经济贸易关系相互依赖度越高,世界越和平,越不会发生冲突。但将中共引狼入室之后,其加入WTO享尽红利,赚取了大量外汇,却打乱了贸易秩序,二十年来WTO最多的纠纷就是中共引发的。疫情爆发后,中共利用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基础产品生产能力,前期对防疫物资几乎完全掌控,造成其他国家医疗系统的紊乱。
疫情以至俄乌战争,都会让世界看清楚,全球化势必要终结,各国需要重建自己的产业链和供应链,避免来自流氓政权的威胁。需要强调的是,中共才是整个世界最大的威胁,目前其利用联合国五常地位、经济体量优势等,或明或暗的支持俄罗斯。
中共百年来一直在逆境中生存,依靠谎言和杀戮成长,任何事情都会做最坏的打算。
并且俄乌战争给习近平一个很好的观察机会:假如类似俄罗斯的经济制裁降临到自身,该怎么办?
于是,基于这几年来的国际局势变化,需要提前做好相应准备,也是习近平所说“迫切需要.....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根本原因。
《意见》也提出:不搞“小而全”的自我小循环,更不能以“内循环”的名义搞地区封锁。
也就是说,在经济“内循环”的基础上,习近平试图扩大并激活内需,刺激经济增长。毕竟,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外贸、投资和消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可小觑。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受到疫情和经济下滑等因素影响,消费数据不乐观。同时家庭债务中大部分是房屋抵押贷款,长期来看百姓们的消费能力被透支、竭泽而渔。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責任编辑: 辛荷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