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8月20日晚,一名民主示威者与劝阻一名苏联士兵不要向同胞开枪。(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在新思维和公开化的主导下,戈尔巴乔夫推行了一系列的自由化改革。1988年6月,召开全苏第十九次党代表会议(与固定召开的“党代表大会”不同,“党代表会议”依据需要召开)。会议决定建立一个新的国家议会,即人民代表大会,原先的最高苏维埃改为常设的立法机构,戈尔巴乔夫想把权力从党转移到政府。
1989年3月,新人民代表大会举行选举,很多党内提名的候选人落选。1990年3月,紧急召开的第三次人民代表大会废除了《苏联宪法》中的第六条,多党制具有了合法性。同时,戈尔巴乔夫设立总统一职,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其为总统。1990年7月,叶利钦在人大会上宣布退党,结果引发了退党潮,有数百万人退党。
戈尔巴乔夫放松了管控,民间组织活跃了起来,不光提出批评,还举行罢工游行等。同时,各加盟共和国也要求更多的自主权。1989年12月,立陶宛废除了共产党的一党专政,宣布脱离苏共的领导。1990年1月13日,苏军攻占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的电视台,造成十多人丧生。1990年2月25日,立陶宛举行选举,萨尤季斯获胜。3月11日,立陶宛议会宣布独立。1991年初,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三国举行公决,赞成脱离苏联。1991年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承认了波罗的海国家的独立。
1989年4月9日,乔治亚的首都第比利斯爆发游行示威,遭到苏军镇压,导致二十多人死亡。随后,在选举中乔治亚的共产党落败,出现了一个非共产党领导的政府。1991年4月1日,乔治亚举行全民公决,赞成脱离苏联。1991年12月1日,乌克兰举行全民公决,赞成独立。
在八月政变后,即1991年8月至12月期间,除了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其余的加盟共和国都已宣布脱离苏联。戈尔巴乔夫同意以协商方式解决独立问题,不同意各加盟共和国私自宣布独立。但是,戈尔巴乔夫又不同意动用武力,所以也只能任由各加盟共和国独立。
各加盟共和国纷纷要求脱离苏联,而作为苏联的主体俄罗斯也不支持戈尔巴乔夫,被戈尔巴乔夫提拔到俄罗斯的叶利钦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进度不满,叶利钦主张更激进的改革,为此他被撤销了莫斯科第一书记的职务,还试图自杀。1991年初,叶利钦说服俄罗斯议会设立总统一职。1991年6月12日,叶利钦当选俄罗斯总统,是由俄罗斯公民通过直接选举产生的。这样一来,身为民选总统的叶利钦具有完全合法性,底气比戈尔巴乔夫更足。
1990年12月,戈尔巴乔夫向保守派妥协,清除了很多政府中的自由派,把一些保守派安排在了实权部门,对此,谢瓦尔德纳泽辞去外交部长以示抗议。1991年7月,戈尔巴乔夫准备与部分加盟共和国签署新的联盟条约,新条约保证各共和国拥有独立主权,但遭到保守派反对,保守派认为这会削弱苏联。
8月19日,在条约签署的前一天,保守派发动了政变,把戈尔巴乔夫软禁在度假地,组成了紧急状态委员会,接管了最高权力,并派部队进入莫斯科。叶利钦站在莫斯科议会大厦前的坦克上发表了演讲,呼吁民众与军人反对政变,因此赢得了民心。政变引发了民众抗议,莫斯科民众走上街头支持叶利钦。叶利钦也争取到了一些军方高层的支持,同时被派去抓捕叶利钦的军警也拒绝执行命令,政变三天就结束了。
叶利钦派人把戈尔巴乔夫从度假地接到了莫斯科,恢复职位后的戈尔巴乔夫权力所剩无几,权力基本上都转移到了叶利钦手里。戈尔巴乔夫想通过签订联盟条约,建立一个真正的联邦,以保留名义上的苏联,但是叶利钦和乌克兰、白俄罗斯签署了《别拉维日协议》(12月8日),成立了邦联制的独联体,让戈尔巴乔夫的计划破产了。12月25日,在圣诞节这天,戈尔巴乔夫被迫辞去总统职务,标志着苏联解体。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