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叹少年时,曾获悉自己恐遭杀身之祸。(图片来源:Pixabay)
金圣叹(1608年4月17日-1661年8月7日),苏州人,本名金人瑞,字圣叹。相传其父亦清代诸生,闭户授徒,生瑞之夕,塾中所供至圣孔子神位旁若有人大发叹声,故号圣叹。年轻时就以才学闻名,性情怪诞,放荡不羁,说话写文章没有忌讳。金圣叹最初被补为生员,岁考中因文章怪诞而被贬黜。第二年他改名金人瑞参加童子试,考官将他列为第一名,于是他得以恢复生员资格。
据说他少年时游西湖,在于谦祠堂求梦,结果梦见一棵大树上立一只鸟。他想:这不是当“杀头”讲的“枭”字吗!可一个穷书生怎么会无端被杀呢?如果日后作了官,或许会遭杀身之祸呢。于是就越来越不求进取,玩世不恭了,老大年纪还是个秀才。
金圣叹曾说,世间有六种才子书,即《离疆》、《庄子》、《史记》、《杜诗》,以及施耐庵的《水浒传》、王实甫的《西厢记》。他对这些书遍加评语,批论透彻,见解精辟独到,被称为“金批”。他的批注在江浙一带广泛流传。
顺治十七年十二月,苏州新来了个知县叫任维初,这是个暴虐的贪官,很快因监守自盗和酷刑逼税激起了民情。倪用宾等百余名秀才要为民请命,鸣钟击鼓来到文庙对着圣人的牌位哭泣。这时正逢顺治丧期,苏州也设幕府堂,供官绅们前往哭临。这帮秀才又来到府堂,向在场的巡抚呈递了揭帖,揭发任维初的事,要求驱逐他。
第二天,秀才们又聚会一次,借哭临的机会声讨贪官污吏,集聚了上千人。官府派兵勇将人群驱散,当场捕捉十一人。这些活动金圣叹都参加了,并起草了哭庙文和揭帖,可当时他没被捕而躲藏了起来。经初步审讯,当官府知道他是主犯时,才下决心缉捕他。
之前曾有个相面的,说他百日之内必有大灾,吓得他再也不敢出门了。避匿了几十天后,金圣叹觉得郁闷已久,一天黄昏出巷口探望,被人发现告官后立即被捕了。江苏巡抚朱国治是个很阴险刻毒的家伙。他秘密向朝廷奏了本,说这帮秀才在哭临日“聚众闹事”惊了先帝之灵,又无端声讨父母官,“目无法纪”、“动摇人心”云云。
朝廷马上派钦差大臣赴江宁(今南京市)公开审理案子,定案之后上报。以倪用宾等人于讣告刚到之时鸣钟击鼓,纠集党羽千人,煽动作乱,诬告知县的罪名,判决不分首犯从犯一律斩首,妻子儿女及财产没收入官。同时被处死的共十八人。
当金圣叹在狱中时,写信给他的妻子说:“杀头,是最痛苦的事情;妻儿财产没收入官,是最悲惨的事情。而我竟然无意之间遇到了,这不是很奇异的吗?”
当初金圣叹的儿子出生时,用扶乩的办法请乩仙赐名,得名“断牛”,不懂是什么意思。当他的妻儿流放到宁古塔后,住的屋子内有一块断碑,上面只剩一个“牛”字。看来这一切大概都是有定数的吧。(见《哭庙纪略》、《辛丑纪闻》)
又据《蛰存斋笔记》中记载:金圣叹性好侮慢神圣,尤为不敬之大者,故卒陷大癖。据传者云,一日观音大士降坛,金圣叹居然问及妇人隐处作何状,乩判词四句,后两句云:“无知小子休弄乖,是尔出身所在。”
关帝临坛,金圣叹乃敢问及被杀时痛苦若何,乩示有“尔十年后便知”之语。后因吴县诸生十八人抗粮,金圣叹实被证为要人,时适有海寇一案,吴县知县遂将诸生纂人逆案,均论斩。
金圣叹临刑时,儿子哭着来看他。他说:“我有一联你对对看:‘莲子心中苦’”,这里的“莲”与“怜”谐音。其子正在悲痛之时,很久对不上来。金圣叹说:“傻孩子,何必悲伤呢?我替你对:‘梨儿腹内酸。’”梨读为离,亦双关语也。临难时之口赋七绝:“天公丧母地丁忧,万里江山尽白头。(其时因天雪故云)明日太阳来作吊,家家檐下泪珠流。”
传说金圣叹死后讬梦给朱眉方:“金圣叹前身为杭州昭庆寺僧,常游欢爱河中,故有是劫。今脱矣,当为邓康尉山神。”邓尉山在苏州西南七十里光福镇,又名万峰山。(见《茶香室丛钞》)
(参考:《清代传奇》、《蛰存斋笔记》、《哭庙纪略》、《辛丑纪闻》、《虫鸣漫录》、《清朝野史大观》、《茶香室丛钞》)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